便立刻開始準備自己的養雞場建設方案,早一天建好,他也能早一天享受每日十個工分的待遇不是。
首先是雞舍的設計方案。
他既然都喂飼料了,肯定不會跟這個時代的養雞場一樣讓雞滿地亂竄自己找食吃的。
而且這是蛋雞不是肉雞,不需要緊致的肉質,隻需要吃飽了,就乖乖的給他在窩裡猛猛下蛋就好了。
蘇文宸仿照現代的雞舍的模樣,畫出一間雞舍的大概模樣,不過在畫到雞籠的時候,他突然卡住了。
因為現代的雞籠都是鐵質的,這個年代可就難搞了,不過蘇文宸想到現在自己院子裡的雞籠,好像就是蘇父自己編的,似乎沒必要追求鐵質的雞籠吧?
在這個時代鐵可屬於比較難搞的物資,一般人真沒那個渠道搞到這東西。
而且竹子編的前麵應該也能湊活用吧!
大不了每個籠子編得沒那麼大而已,兩三隻雞一個籠子似乎也可以吧!
而且這樣還可以隔離開來,就算遇到突發疾病,也不至於直接全軍覆沒。
接著就是雞舍的衛生狀況了,這個可是重中之重,雞這種家禽一旦得病很容易傳染。
所以能提前預防就非常重要了。
現代的雞場大多講究雞糞不落地,都是直接用機器傳糞帶,隨時把雞糞送出母雞所在的廠房,防止雞糞滋生細菌!
這個年代肯定是沒辦法搞這種自動化高科技了。
蘇文宸思索了一下,決定在雞籠的下方,安裝一個能夠抽拉出來的木板。
這樣每天都手工更換新的木板,應該也能及時保持雞舍內的衛生,總不能一天的時間就滋生出大量的細菌吧!
畫好雞舍的基本構造,蘇文宸開始列出雞舍需要用到的東西。
首先就是溫度計,他也不清楚這個年代有沒有,準備去供銷社問問,有了溫度計就可以直觀的了解溫度,然後才好控製雞舍的溫度,這樣就可以讓雞舍內一直保持適合的溫度讓母雞大量產蛋。
然後就是光照了。
這也是影響母雞產蛋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就隻能采用自然光照。
這麼一來木窗顯然就不合時宜了,不方便保持溫度不說,還不利於陽光的照射,所以他還要搞一批玻璃窗戶!
最後就是母雞了。
蘇文宸看著自己列出來的列表,微微有些牙酸。
溫度計,玻璃,在這個年代恐怕都不是好搞的玩意,反而母雞在這兩樣麵前,應該算是比較好弄的東西了。
果然不管在什麼年代,創業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整理好需要的東西,蘇文宸準備去縣裡打聽打聽,看看能不能搞到這些東西。
不過剛收拾好東西準備出門,蘇文宸突然發現好像手裡沒錢了,隻剩下了兩毛錢的巨款,彆說買玻璃了,估計連塊玻璃碎片都買不起。
看了看外麵的天色,才剛上工,這應該不算太晚吧!早市應該沒那麼快結束吧!
蘇文宸回到屋裡把前幾天攢的一籃子雞蛋拎了出來,前麵三天一共攢了三十五個雞蛋,在加上今天早上又摸了七個雞蛋,全部裝到籃子裡,準備一起帶去早市賣了。
關好自己大門之後,蘇文宸拎著雞蛋就往縣裡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