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年8月,北朝剛度過了一段短暫的和平時期,百姓們還在慶幸總算可以喘口氣了,戰爭卻又再次不期而至。
晉國對於先前戰敗一事,心有不甘,遂派兵北伐,打算奪回被趙國掠奪的城池。
趙王石虎當即派少年將軍石閔領軍出征。
“末將定不辱使命,保趙國安定”!
阿閔越戰越勇,與趙軍合圍大破晉軍兩萬多,斬殺多名晉國大將,得勝凱旋!
“棘奴驍勇,其父在世恐亦不及”!
趙王石虎對阿閔愈發器重,朝堂之上,亦不吝嗇對阿閔的讚賞之詞,對於阿閔的封賞,絲毫不遜於皇子王孫。
阿閔將所得賞賜皆紛發於與他同甘共苦的兄弟,為此他在軍中的威望與日俱增。
阿閔他總是出征在外,董氏雖為他的妻,可一年到頭卻難得在府中見到他。
阿閔雖對董氏冷淡,可董氏覺得隻要自己真心相待,總有一天會將阿閔冰冷的心融化。
正想的入神,一不小心董氏滑進府中的荷花池裡。
府中奴仆以為董氏因將軍冷落而欲自戕,他們害怕將軍責罰,便匆忙將此事報給崔安安。
在他們眼裡,貴為公主的崔安安才是侯府裡能庇護他們的女主。
“公主,不好了,修成侯府內侍婢來報,董氏荷花池內自戕”,侍女阿黎慌張來報。
崔安安聽聞大為震驚,她明白董氏一旦出事,定會引起阿閔身後漢軍的騷亂。
她匆忙趕去修成侯府探望。
“妹妹,你怎可做出如此傻事”,崔安安不解地看著董氏。
董氏這才發現,原來大家都以為她因被冷落而想不開,既如此,那她便順著他們的想法演下去。
董氏在崔安安麵前痛哭流涕,哭到不能自已。
“這多年來,我一直都仰慕著將軍,可無論我如何討好,將軍卻始終對我視而不見;我羨慕姐姐可以獨得將軍的寵愛,我隻求將軍能將對姐姐的愛戀分一小點給我,可是這點小小的要求對我來說卻是奢望”。
那一瞬間,天真的崔安安竟有些心疼眼前哭得梨花帶雨的董氏。
崔安安勸慰董氏說:“我從小與阿閔相依為命,阿閔是我最疼愛的弟弟,阿閔從卑微的漢奴成為戰功赫赫的將軍,這一路實在艱難,我不會讓阿閔失去現在好不容易擁有的一切,你既已是阿閔的妻,我自是會幫你獲得阿閔的恩寵”。
有那麼一瞬間,董氏很感動:“真羨慕姐姐可以陪伴將軍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崔安安苦笑道:“那樣艱難的日子,是我與阿閔都不願回憶的過往”。
她與阿閔最困難的時刻,隻有他們自己知曉當時有多絕望無助,當然,這段痛苦的過往,也讓他們深深依賴上了彼此。
建武五年,阿閔凱旋,董氏欲為他接風洗塵。
阿閔依舊冷冷地回應:“不必麻煩”。
“阿閔”!
崔安安巧笑嫣然地端著酒水走來。
那一刻,原本冷峻的少年將軍卻仿佛變了一個人,他的臉上洋溢著董氏從未見過的笑容。
董氏好似成了府中最為多餘的人,羨慕嫉妒占據了她的內心。
阿閔在外征戰,他已許久未見他的阿姐,心中甚為想念。
“阿姐”!
阿閔走上前緊緊地摟住他的阿姐,他撒嬌地把腦袋倚靠在阿姐的肩上。
這個威嚴冷峻的少年大將軍,在他的阿姐麵前卻成了乖順的小男孩。
崔安安溫柔地撫著阿閔因常年征戰而略帶黝黑的麵龐,心中甚是心疼。
“阿閔在外征戰,一走便是數月,阿姐甚為想念,今日帶些美酒與阿閔同飲”,崔安安笑著說道。
“既是阿姐賞賜,阿閔怎能拒絕”,阿閔調侃道。
阿閔自小便不勝酒力,幾杯酒下肚便有些微醺。
他略帶醉意道:“阿姐今日有些反常,為何一直不停勸阿閔喝酒”?
平日的阿閔因為常年帶兵甚少沾酒,可在阿姐不停地勸說下,本就不嗜酒的阿閔竟醉得不省人事。
崔安安輕輕擦去阿閔嘴角的酒漬,撫著他略帶粗糙的麵頰,眼神中滿是心疼無奈。
“阿閔,還記得幼時我們初次相識嗎?那時的阿閔都還沒有這酒桌高”。
回憶著過往,崔安安不禁淚濕眼眶。
阿閔撒嬌地趴在他的阿姐肩頭,如同孩時那般。
“這世間隻有阿姐會對阿閔真心,阿姐莫要再拋棄阿閔了”,阿閔言語間滿是對阿姐的依戀感。
“阿姐從未想過拋棄阿閔,阿閔可是趙國的英雄”,崔安安言語間滿是自豪感。
阿閔抬起迷離的雙眼,捧住阿姐的臉龐細細端詳。
他在阿姐耳旁輕聲說道:“阿閔這一生隻想做阿姐的英雄,隻愛阿姐一人”!
他輕輕吻上阿姐的麵頰,寂靜的房內,在酒精的加持下,阿閔的呼吸聲越來越急促。
“阿閔,如今你已是趙國的英雄,是百姓敬仰的大將軍,阿姐怎能害你背負這世俗的罵名”!
崔安安命人將董氏帶到阿閔的房內。
說來可笑,董氏作為阿閔的妻,阿閔的房間並不是她想進便進,而崔安安卻可以隨意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