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年,太子宣與秦公韜的鬥爭已到了水火不容之境。
太子宣麵對秦公韜的多次挑釁,終於忍無可忍,決定釜底抽薪、永絕後患!
他召來楊柸、牟成:“秦公韜凶豎勃逆,多次違逆於老子!爾等若能將其殺掉,待老子登基,必將以秦公之國邑分封爾等,秦公一死,王必親臨喪,到時按計行事,豈能不成”!
楊柸、牟成應允。
八月,趙國,東南方大片黃黑雲,遮天蔽日。
秦公韜與其僚屬在東明觀設宴歡飲,酒過三巡,秦公韜酒意濃重,當晚便宿於佛堂精舍。
太子宣派楊柸、牟成、趙生等人,趁著夜色沿獼猴梯潛入佛寺。
秦公韜尚未醒酒,便死在了血泊之中。
次日清晨,太子宣假裝剛剛得知秦公韜被刺身亡的消息,急忙派人前往鄴宮稟報。
石虎聞訊悲痛欲絕,心急如焚,欲前往東明觀吊唁。
司空李農、國師佛圖澄反複勸阻後,石虎方才作罷。
石虎在太武殿布下嚴密守衛,他要在鄴宮內為他的愛子舉行盛大的喪禮。
太子宣率千餘侍從,乘坐素車白馬前來吊唁。
他在秦公韜的靈前不僅沒有表現出悲傷之情,反而冷笑著命人揭開白布。
“殿下,不可”!守喪宮人阻止道。
“老子來吊唁自己的親弟弟,有何不可”!
看著秦公韜麵目全非的遺體,太子宣大笑而去。
離開鄴宮後,太子宣立刻下令逮捕了平素與自己不合的大將軍記室參軍鄭靖、尹武等人,企圖將刺殺秦公韜的罪責嫁禍他們。
這個有勇無謀的儲君,注定會是個悲慘的結局。
太子宣在秦公韜葬禮上公然大笑的反常行為,引起守喪宮人的不滿,並將此事上報石虎。
“大王,太子如此反常,不免讓人懷疑秦公之死……”,張豺小心翼翼地提醒石虎。
“逆子!來人,傳旨,杜王後病重,召太子入宮”!石虎大怒。
東宮內,宦官趙生小心提醒道:“殿下,小心有詐”。
“秦公是他親兒子,難道我不是嗎”?太子宣不以為意道。
太子宣以為自己的計劃瞞天過海、萬無一失,並未料到他的父親會懷疑他,更未料到他的父親對他的冷酷絕情,因此他毫無防備、大搖大擺地進入鄴宮。
崔安安假意從太子宣身旁經過,小聲提醒:“速走”!
太子宣亦感知情況不妙,欲轉身離宮,然為時已晚,禁軍將他團團圍住,軟禁在了內省。
石虎迅速下令逮捕了楊柸、牟成、趙生等人,並對他們進行了嚴刑拷問。
楊柸、牟成二人本是武將出身,酷刑之下尚能忍受。
趙生作為宦官,身體虛弱,無法承受酷刑,嚴刑逼供下,將太子宣的計劃和盤托出。
石虎震怒,決定用最殘酷的刑罰處死太子宣,以儆效尤!
他將太子宣囚於席車,用鐵環穿透其麵頜骨,太子宣的哀嚎聲響徹鄴城宮殿。
聞此,崔安安心神不寧,她與太子宣雖沒有太多感情,可見到他遭此劫難,亦有些愧疚心痛。
“公主是在為太子憂心”?代嫸問道。
崔安安點了點頭。
“太子無德,咎由自取,不必憐憫”,代嫸冷冷地回應。
“可他…他不失為一個好兄長”,崔安安低頭嘟囔道。
“將軍,這次太子倒還真是幫了我們大忙”,副將張溫一臉得意地對石閔說道。
石閔與秦公韜素有恩怨,如今秦公韜一死,石閔及身邊將士們倒有些慶幸。
經此一事,太子宣隻怕與儲君之位無緣了,彭城公成了最有望奪儲的皇子。
“殿下,如今秦公韜已死,太子宣怕是也廢了,您文韜武略,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彭城公府內,石閔興奮地說道。
“秦公韜素來受父王恩寵,如今慘遭橫禍父王必是悲痛;倘若此刻我們去爭這儲君之位,無異於火上澆油,庶人石邃便會是我們的下場”,阿遵無奈歎道。
“殿下,這可是天賜良機”,石閔勸道。
石遵悠悠地呡了一口茶:“修成侯,我們便儘人事聽天命罷,有時候不爭反而是對自身的保全”。
阿閔震驚憤慨:“天命?何為天命,殿下,我們的命運不該由他人掌控,若是臣聽天命,現在隻怕還是寂寂無名的膳房奴仆,任人宰割”。
阿遵笑道:“阿閔,爭與不爭,你可有聽過你阿姐的意見”?
“阿姐如今信佛,她自是不爭”,阿閔嘟囔道:“阿姐是女流之輩,朝堂政事、權利鬥爭她又豈知”。
阿遵會心一笑:“阿閔,你可知你阿姐此前為何常出入東宮?我想她定不是為與太子敘舊吧”。
阿閔低頭沉思片刻:“難道阿姐與秦公韜的死…”。
阿閔忽然想到了什麼,卻不敢再繼續說下去。
彭城公夫人張氏聽聞修成侯石閔與彭城公在談論爭儲一事,她雖不懂權力鬥爭,可她讚成修成侯之言。
彭城公若能奪得儲君之位,修成侯在朝堂之中再不必受人冷眼。
“阿遵,阿閔,你們都在”,崔安安憂心忡忡地趕到彭城公府。
不過自見到阿閔的那一刻,崔安安心中的憂傷之感倒減輕不少,秦公韜一死,阿閔的仕途該會順暢許多。
“阿姐臉色不是很好”,阿閔擔憂地看著崔安安。
“昨夜太子宣哀嚎聲響徹鄴宮,我徹夜難眠,不知大王可否念在父子,放過太子”,崔安安憂傷道。
“阿姐,你勿要多事”,阿閔心急道。
此時的石虎已如憤怒的野獸般聽不進任何勸阻,就連平日他最尊敬的國師佛圖澄都勸解不了,他已經恨透了太子宣,恨不得將這個逆子碎屍萬段。
此時若是有人膽敢為太子宣求情,下場不言而喻,崔安安自是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