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夕陽的餘暉如一層薄紗,輕柔地灑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給這緊張忙碌的高三生活添了一抹彆樣的溫馨。教室裡,同學們都埋著頭,奮筆疾書,筆尖在紙張上摩挲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一場無聲的知識競賽。
此時,正在家中的陶曄放下了手中的筆,那支筆在草稿紙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物理公式和解題思路。她拿起手機,屏幕亮起的瞬間,顯示出“唐綺”二字,手指輕輕一滑,接通了電話:“喂,唐老師。”
電話那頭,唐綺站在教室的靠窗位置,她微微側身,儘量避開同學們的視線,同時壓低聲音問道:“陶曄啊,聽說你物理課不舒服就請假了,是吧?”
“嗯。”陶曄應了一聲,聲音裡透著些許疲憊。
唐綺的語氣裡滿是關切:“那你休息了一個下午,感覺好點了嗎?”她平日裡就對陶曄這個學生格外留意,此刻更是傾注了罕見的耐心,眼神中流露出真切的擔憂。
她所站之處剛好與周源軒的座位接壤,作為第一排的單桌大佬,周源軒擁有得天獨厚的“聽力優勢”,即便唐綺已經極力壓低聲音,他還是將她的話聽得一清二楚。
“嗯,好多了。”陶曄回答著,眼睛卻依然直勾勾地盯著桌上那張思維導圖,腦子裡正在瘋狂地組織著相應的知識體係,試圖將那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那就好,身體最重要。”唐綺溫聲詢問道,“那,你今天的晚自習還會來嗎?”
話題至此,一直漫不經心、百無聊賴地轉著筆的周源軒突然像是被觸動了某根神經,坐直了身體,眼裡莫名生出幾分專注。他心裡暗自揣測,這個平日裡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陶曄,今天這一請假,到底是怎麼回事?
“啊,不來了啊,嗯,沒關係,那你好好照顧自己。”陶曄的回答從電話那頭傳來。
不來了?周源軒手指抵著下巴,輕輕敲打著,像是在思考著什麼重大問題。作為一名高三的學生,陶曄缺了一下午的席,這在爭分奪秒的高三本就不多見,沒想到她還打算將缺課貫徹得有始有終,連晚自習也順便曠了。
周源軒想到此,下意識地轉頭去看後邊兒的空桌。隻見桌麵乾淨整潔,嶄新的書本疊在一起,規整地放在了左上角,書頁嶄新,一看就沒翻過。周源軒莫名覺得有點兒諷刺,心想:就這學習態度,比他還拉垮,平日裡上課偶爾還開開小差的他,雖說成績也不差,但跟那些刻苦型選手比起來,自認為還是有些差距的。可陶曄呢,這缺課又曠課的,竟然能考725?人生第一次,周小少爺對自己的實力產生了高度懷疑,內心泛起層層漣漪,久久難以平靜。
另一邊,陶曄掛斷電話後,迅速起身,走到房間的一角。那裡擺放著她為直播準備的一係列裝備,她先是小心翼翼地打開電腦,眼神中透著專注與期待。接著,她熟練地把那些錯綜複雜的線路一一連接好,每一個接口都插得穩穩當當,隨後又仔細調試了聲卡和燈光,耳朵湊近音箱,仔細聆聽音質有無雜音,眼睛緊盯著燈光的亮度和角度,在確定一切都沒問題後,才登錄上了那個名為浪音的大型直播平台。
浪音,這可是彙聚了各路名人和主播的大舞台,日活躍人數高達幾個億,坐擁全國最大的流量池,是無數人渴望嶄露頭角的地方。為了賺錢,陶曄很早之前就打起了直播的主意,她深知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這是一條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路。她曾把直播的必要條件工工整整地在紙上羅列下來:
1、顏值。在人均美顏十級的網絡世界裡,更是真假難辨,奶奶都能瞬間變身蘿莉。她感覺自己實在難以出頭。思索良久,她在這項後麵無奈地打了個×。
2、才藝。她唱歌雖說也還過得去,可那是在線下,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真實嗓音。但一到線上,職業歌手都得甘拜下風,畢竟聲卡一開,百萬調音師仿佛瞬間上線,是個人都能唱出天籟之音。她深知自己沒有那些經過專業訓練的網紅主播那般驚豔的才藝,在這項後麵,她又沉重地打了個×。
3、做內容。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需要專業的團隊來策劃、拍攝、剪輯,打造出吸引人的視頻內容。可她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三學生,沒有人脈,沒有資源,更沒有組建團隊的資本。想到這兒,她的手微微顫抖,在這項後麵再次打上了×。
4、帶貨。這更是難如登天,帶貨需要龐大的粉絲量作為基礎,還得有穩定的品牌方渠道,能拿到優質低價的貨源。而她,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她咬了咬牙,在這項上狠狠地畫了個×。
5、擦邊。這一條,陶曄連想都沒想,直接果斷地叉掉。她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絕不願意靠這種低俗的方式博眼球、賺流量。
陶曄做過詳細的市場調研,她深知以上不管哪一項要想做出成績,都得投入大量的投流費用,一個賬號砸個一二十萬進去,還不一定能聽到個響,說不定就像石沉大海,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再者,要是給MCN機構打工,且不說身心被束縛,失去自由,單單是那高額得讓人望而卻步的違約金,就足以讓小主播們吃不了兜著走。她肯定是不願意的,而且高三學業繁忙,她也根本沒這個時間和精力。
………
經過深思熟慮,最後,她決定紮根於自己最熟悉的學習領域,專門直播如何教人解題,給自己取了個網名為&non。與那些火爆的顏值區主播相比,她走的這條直播路顯得小眾而又艱難。
最開始,她也隻是抱著試試水的心態,沒想到她獨特的解題思路和簡潔高效的方法好用到爆,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千層浪,迅速得到一眾網友的追捧。特彆是那些潛心搞學習的卷王們,仿佛發現了新大陸,基本將她捧上了神壇。
至少在紅楓市,學生群體裡悄然流傳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你不知道&non,那你就不配學數理化。可想而知,陶曄先進的方法已經在莘莘學子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就連她直播時隨手寫下的筆記,都被一些嗅覺敏銳的公司拿去複印了上萬份,以便造福各路所需之人。
陶曄點開微信,找到置頂的那人,手指飛快地在屏幕上敲打著,簡單打了幾行字。
——梁醫生,今晚過後我能拿到工資,明天就把相應的費用轉給你。發送完這條消息,她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欣慰與期待,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陶曄退出微信,將界麵切換至直播平台。不過短短幾分鐘的功夫,直播間就如同被點燃的煙花,瞬間熱鬨非凡,人氣爆棚,各種消息在公屏上如雪花般滿天飛。
&non!終於等到你了!
——啊啊啊啊!大佬你終於來了,孩子都餓瘦了,給點乾貨吧!
——有沒有正在上晚自習偷偷看直播的同學?如果有請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