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460年秋,南境北麓關。
年峰站在剛剛經曆血戰的城牆上,黑色戰袍被夕陽染成暗紅。他隨手將沾血的長槍擲給親兵,接過侍從奉上的酒盞,目光掃過城下潰退的青周軍隊。
“第三十七次。“
這位二十來歲的將軍啜飲著冰涼的酒液,聲音裡帶著毫不掩飾的失望,“青周這些將領,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副將嚴朔快步登上城樓,鎧甲上還帶著未乾的血跡:
“將軍,俘虜已經清點完畢,要押往礦場嗎?“
年峰沒有立即回答。他眯起眼睛望向東南方向
——那是安城所在,薑旻和那個新崛起的修民駐紮的地方。秋風卷著沙粒拍打在他劍眉星目,輪廓分明的臉上,卻無法動搖他挺拔似蒼鬆傲立的身姿。
“青周這次派來的是誰?“
他突然問道。
“還是周欒,帶著他那一萬五千"精銳"。“
嚴朔忍不住嗤笑,“那老家夥逃跑時連帥旗都丟了。“
年峰將酒一飲而儘,喉結滾動間,一滴酒液順著下巴滑落。他隨手抹去,眼神愈發銳利:
“修民和薑旻呢?還在安城?“
嚴朔的笑容僵住了。他太了解自家將軍對那兩位的執念
——五年來,每當擊退一波敵軍,年峰都會問同樣的問題。
“探馬今早回報...“
嚴朔猶豫著措辭,“修民率兩萬水師沿哈利江西進,薑旻的三萬步騎三日前已過黑石峽穀。
他們...似乎是去攻打西梁國。“
“哢嚓“
一聲脆響,年峰手中的瓷杯突然碎裂。鋒利的碎片割破他的手掌,酒液混著鮮血順著手腕流進護臂,他卻渾然不覺。
“西梁國?“
他聲音低沉得可怕,“那個山丘之地有什麼值得他們去的?“
嚴朔不敢接話。城牆上突然安靜得隻剩下旌旗獵獵作響。遠處,幾隻禿鷲正在戰場上空盤旋,等待著夜幕降臨後的盛宴。
良久,年峰甩掉手上的血酒混合物,轉身走向城樓:
“傳令全軍,犒賞三日。另外——“
他停頓了一下,背影在夕陽下投出長長的陰影,“讓"夜梟"去查清楚,西梁國到底有什麼。“
當夜,中軍帳內。
年峰獨自站在沙盤前,燭火將他高大的身影投在帳布上,隨著火光搖曳不定。沙盤上,代表修民水師的藍色小旗已經插到了西梁境內的白水城,而薑旻的紅色旗標則逼近西梁都城。
“不合常理...“年峰用未受傷的左手摩挲著下巴上的短須。西梁雖小,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那裡除了幾座貧瘠的礦山外,幾乎沒有任何戰略價值。
他拿起一枚黑色棋子
——代表自己麾下的軍隊
——在沙盤北境線上來回移動。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催促他立刻揮師南下,趁修民、薑旻深陷西梁時截斷他們的退路。但理智告訴他,此刻北境防線更需要鞏固
——青周北軍雖然屢戰屢敗,卻像餓狼反複騷擾。
燭芯突然爆了個燈花,驚醒了年峰的沉思。他放下棋子,走到兵器架前,取下那杆祖傳的虎頭湛金槍。槍尖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寒芒,映照出他眼角的細紋
——三年了,自從在鈴鹿坡與薑旻那場未分勝負的遭遇戰後,他就再沒遇到過能讓他全力以赴的對手。
世代453年冬,番澤國都城固若金湯。
年峰勒馬停在城門外三裡處,黑色戰馬噴著白氣,前蹄不安地刨著凍土。他抬手示意身後五百親兵止步,自己則望向那座依山而建的堅城。城牆上的番澤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旗麵金線繡著的猙獰獸首在夕陽下閃閃發光。
“比夏藏國那個土圍子強多了。“年峰嗤笑一聲,胡須上凝結的冰碴隨著他說話簌簌掉落。
馬車簾子被一隻素手掀起,一女子悄然探出半張臉龐。恰似一朵半綻的幽花,正值二十五六的妙齡,眉眼仿若工筆精心繪就,既有著如水墨般的婉約柔美,又透著幾分颯爽英氣。如雲烏發上,僅一支質樸木釵隨意挽就,卻難掩其溫婉氣質。而那耳垂之上,兩枚精美的銅製耳環輕輕搖曳,在光影交錯間,折射出細碎的光芒,恰似夜空中閃爍的寒星,為她添了一抹靈動與彆致。。
“夫君,番澤的哨騎已經盯了我們半個時辰。“
她聲音輕柔,卻字字清晰,“該遞拜帖了。“車內女子,正是年峰夫人。
年峰從懷中取出一封燙金名帖遞給親兵:“去,告訴番澤王,夏藏國前鎮北將軍年峰,特來相投。“
親兵策馬而去後,溫玉下了馬車,站到年峰馬旁。她身量隻到年峰肩膀,裹著一件毫不起眼的灰鼠皮鬥篷,看起來像個隨軍文書,而非將軍夫人。
“夏藏王懦弱無能,番澤王卻野心勃勃。“溫玉望著城牆,聲音低得隻有年峰能聽見,“夫君選得好。“
年峰嘴角微揚:“若非夫人三年前那番分析,我至今還在夏藏受窩囊氣。“
正說著,城門大開,一隊金甲騎士疾馳而來。為首者高聲道:“年將軍!吾王有請!“
年峰與溫玉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後大手一揮:“進城!“
當夜,番澤王宮。
番澤王高坐鎏金王座之上,年近五十卻精神矍鑠,一雙鷹目不住打量著殿中昂然而立的年峰。大殿兩側站滿了番澤文武官員,不少人眼中帶著明顯的懷疑與輕視。
“年將軍棄夏藏而來,所為何求啊?“番澤王聲音洪亮,在大殿中回蕩。
年峰抱拳一禮,聲音不卑不亢:“夏藏王胸無大誌,終日隻知飲酒作樂。末將不願明珠暗投,特來投效明主。“
一位文官突然出列:“聽聞年將軍在夏藏時,曾因諫言不被采納而當廷斬了三位同僚?如此暴戾,豈是我番澤所能容?“
殿中頓時一片嘩然,就在這時,年峰感覺到袖口被輕輕扯動,是站在他側後方的溫玉。
“這位大人。“
溫玉上前半步,聲音如清泉擊石,“我家將軍斬的三人,一為克扣軍餉的糧官,二為通敵賣境的邊將,三為強搶民女的王親。夏藏王不但不懲,反要責罰將軍,這才有了今日之事。“
那文官一愣:“你又是何人?“
“妾身溫氏,將軍帳下一文書罷了。“
溫玉微微欠身,卻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這裡有青周國南境布防圖,乃我家將軍臨行前所繪,願獻與番澤王。“
這番舉動引起一陣騷動。番澤王眼中精光一閃,示意侍從取來竹簡。展開一看,果然是詳儘的軍事地圖,連哨卡輪換時間都標注得一清二楚。
“好!“
番澤王拍案大笑,“年將軍果然誠意十足。賜座!“
宴會持續到深夜。酒過三巡,番澤王突然道:
“年將軍初來乍到,身邊缺個知根知底的人。寡人有意將侄女許配與你,如何?“
年峰手中酒杯一頓。他餘光瞥見溫玉正安靜地跪坐在角落案幾旁,執筆記錄著什麼,似乎對這番對話充耳不聞。
“王上美意,末將惶恐。“
年峰放下酒杯,“隻是末將粗鄙武夫,恐委屈了王族貴女。“
番澤王擺擺手:“哎!英雄配美人,天經地義!“
就在氣氛微妙之際,溫玉突然輕呼一聲:“哎呀!“
她手中的筆掉在地上,墨汁濺在了剛寫好的文書上。
番澤王皺眉:“何事驚慌?“
溫玉連忙伏地請罪:
“妾身計算王上剛才提及的軍費開支,發現戶部上報的數字有誤。若按此執行,來年春荒時前線將士恐斷糧半月。“
番澤王臉色一變:“此話當真?“
溫玉不慌不忙地呈上算紙:“請王上過目。按現有存糧與運輸損耗,最多支撐到三月初七。“
番澤王仔細查看後,勃然大怒:“戶部尚書!給寡人解釋清楚!“
一場鬨劇後,番澤王再看溫玉的眼神已大不相同。宴會結束時,他意味深長地對年峰道:“年將軍有位好文書啊。“
回到臨時安置的驛館,年峰一把抱住溫玉,在她額頭上重重親了一口:“夫人這手"算珠驚王"玩得妙極!“
溫玉笑著推開他:“彆得意。番澤王不是夏藏王,我們得儘快站穩腳跟。“
之後,溫玉得空獨自整理著散落的算籌,指尖劃過那些被磨得發亮的竹簽,忽然想起出嫁的那個清晨。那時母親將這把算籌塞進她行囊時說的話,此刻格外清晰起來。
“玉兒,去了年家,可彆亂做好事。“
十八歲的溫玉聞言詫異地回:“母親這話好生奇怪。不做好事,那壞事可以做嗎?“
銅燈映著母親眼角的細紋:“傻丫頭,好事都不能做,壞事更不能做。“
她壓低聲音,“你當為娘這些年怎麼在溫家立足的?好事做多了招人嫉妒。“
溫玉記得自己當時不以為然地撇嘴。溫家族世代將門,三叔祖更是官至鎮國大將軍,她從小聽著那些精忠報國的故事長大。
“尤其是年峰這樣的新貴。“
母親繼續道,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供桌,“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窗外傳來馬嘶聲,年峰派來的迎親隊伍已經到了。母親最後替女兒整了整衣領,眼角竟流出了淚,滴在了溫玉手背。
......
“夫人,將軍派人送來的密函。“侍女的聲音將溫玉拉回現實。
她展開信箋,年峰狂放的字跡躍然紙上——番澤王同意了他南下巡邊的請求。溫玉唇角微揚,這正是她三天前那場“算錯賬目“想要達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