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惟一需要對付的就是你自己,你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告訴你自己,你所想要的結果一定會實現。為了實現這一切,你要發現、認識上天賜給我們的所有。其方法就是運用你內在的力量。
在最後,我們要學習第二十四章,也是最後一課。
如果你每天都花那麽幾分鍾進行書中的練習,你就會發現自己真的可以從生活中得到心中的所思所想,因為在這之前你已經使你的所思所想進入了你的生活。你非常有可能同意這樣一句話——也是一位學員所說:“思想幾乎是戰無不勝的,它如此浩瀚、如此充沛、如此真切、如此有理有據、可行可用。”
這種知識所結的果實,實在是上天的恩賜。正是這“真理”使人獲得自由,不僅僅是從匱乏和局限之中解脫出來,也從悲傷、憂懼、焦慮中解脫出來。還有,這一法則並不因人而異,你過去的思維習慣、你曾經走過的路,並不會給你造成什麽羈絆,認識到這些,難道不讓人感到妙不可言嗎?
如果你傾心於宗教信仰,那麽,這位聞名於世的最偉大的宗教導師已經為你鋪平了道路,讓所有人都能夠行走。如果你的精神偏好於物質科學,這些法則的運行是具備數學的準確性的。如果你喜歡哲學,柏拉圖或愛默生可以做你的老師,但不論如何,這種無限的力量,你將觸手可及。
我相信,對於這個原理的領悟,正是古代煉金術士們夢寐以求而不得的奧秘,因為,這一原理揭開了這樣的秘密——如何使頭腦中的黃金化為心中和手中的真金。
◎第二四章:
1.當科學家們首次把太陽作為太陽係的中心,讓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人們都有倉皇失措、驚訝不已的感覺。這種以太陽為中心的觀點看上去很顯然是錯誤的。沒有什麽比太陽從天空中駛過更加讓人確信了,誰都能看到,太陽從西山落下,沉入大海。學者們和當時的科學權威一致鄙夷唾棄這種新觀點,然而事實最終戰勝了一切,讓眾人心服口服。
2.我們把鈴鐺定義為“發出響聲的物體”,我們知道鈴鐺之所以能發出響聲是因為它能夠使空氣振動。當振動達到每秒16次以上,我們就能夠聽到聲音。每秒38,000次以內的振動都可以被人感覺到。當振動超過這個頻率,一切複歸於靜寂。所以我們應該明白,聲音不是鈴鐺所產生的,而是產生於我們的心靈裏。
3.我們把太陽稱為“發光的物體”。但我們知道太陽不過是借助“以太”(能媒)以每秒400萬億以上的振動頻率傳遞著能量,這種能量就被稱為“光波”。我們稱為“光”的東西不過是能量的一種形式,而所謂的“光”僅僅是因為波的振動而使我們心中產生的一種感覺。當振動的頻率增加,光的色彩也發生變化,色彩的變化是由振動的頻率增加或減少引起的。我們說,玫瑰是紅的,青草是綠的,或者說,天空是藍的,而這些顏色不過是存在於我們的心靈中,不過是光波的振動讓我們體會到的某種感受罷了。當振動的頻率降至每秒400億以下,光就不再是光,而是熱了。因此很顯然,我們的感官證據是靠不住的,不能說明事物的真實信息。如果我們依賴感官的判斷,就應該相信太陽繞著地球旋轉,地球是方的而不是圓的,星星也不是巨大的恒星,而是微弱的光點。
4.形而上學體係的理論和實踐包括:了解關於你自身和你生存於其中的整個世界的真理。知道和諧的思想才能帶來和諧的生命——要想到健康,你才能健康;要想到富有,你才能富有。要做到這些,你完全不能依賴感官給你的證據。
5.當你知道一切的疾病、痛苦、匱乏、局限都是錯誤思考的結果,你就會真正理解這句話——“真理能使你得以自由。”你會看到崇山峻嶺從你麵前挪開。如果這些不過是懷疑之山、恐懼之嶺、憂懼之峰或是其他種種氣餒挫折的話,你當知道它們不過是虛幻的存在,不僅應被挪開,而且應當被“扔到海裏去”。
6.你真正需要做的,就是確知這些事實。如果你做到了,你就能夠正確地思考了。真理有一個重要的準則,它會自己彰顯出來。
7.那些用精神方法治療疾病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把這個道理在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中付諸實踐。他們知道生命、健康和富有都是無處不在的,充斥著天地間的萬物,而那些允許疾病、匱乏等等情形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人,實在是還沒有領悟這一偉大的法則。
8.一切情形都是思想的產物,因此也都在精神範疇之內。疾患和匱乏也不過是精神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的人不能感知真理的存在。隻要他們挪開謬誤的大山,這些負麵的情形也就會隨之改變。
9.消除謬誤的方法,就是沉浸到“寂靜”之中去尋求真理。一切的精神都是合一的,你可以為你自己尋求真理,也可以為其他人尋求。如果你已經學會為你渴想的情境構建精神圖景,就能夠發現通往目標的最簡捷的途徑。如果你還做不到這一點,你就應該通過自我內心的論辯,讓自己確信自我目標的正確性,以此來實現你的夢想。
10.請記住,這是最難掌握但也是最神奇的一句話——記住,不管困難有多少,不管坎坷在何方,不管涉及什麽人,對你來說,你惟一需要對付的就是你自己,你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告訴你自己,你所想要的結果一定會實現。
11.這是一句符合玄學體係的科學陳述,要知道一切永恒的結果都是通過這種途徑得以實現的。
12.構建精神圖景,自我內心的論辯以及自我暗示都是集中意念的不同形式,通過這些途徑你就能實現真理、實現夢想。
13.如果你想要幫助某人,想要幫助那些在患難中的人戰勝局限、匱乏和謬誤,你應該采取的方法是,不必去想那個你希望幫助的人,你隻需要有這種幫助他們的意識,這就足夠了,因為這種意識讓你在精神上與那個人匯合。然後,趕走你自己心中的軟弱、匱乏、局限、危險、困難等等想法。如果你能做到的話,你所希望實現的結果就能實現,你所想要幫助的那個人就會得以自由。
14.但是,要記住,思想是具有創造性的,當你的想法專注於一些看起來並不諧和的情境時,你一定要認識到這些情境不過是暫時的表象,並非真實的存在,惟一真實的存在就是精神,精神永遠都是完美無缺的。
15.所有思想都是一種能量形態,是一種振動頻率。但正確的思想是振動的最形式,因此能夠摧毀一切的謬誤,就像光明能夠驅逐黑暗一般。任何謬誤在真理現形之時都會自動逃遁,因此,你全部的精神努力就在於領會什麽是真理。這能夠讓你戰勝一切的軟弱、匱乏、局限、疾病等等。
16.我們從外部世界中不可能獲得對真理的領悟,外部世界隻是相對的,真理是絕對的。因此,我們隻有在內在的世界中尋求。
17.訓練你認識惟一真理的智慧,也就是表達你惟一真實的境遇。你做此事的能力,標誌著你所取得的進步。
18.“自我”是完整的、完美的,這一點是絕對真理。真正的“自我”是精神的,因此也是盡善盡美的。它沒有軟弱、匱乏,也沒有局限和任何的疾患。天才的靈感閃現並非來自於腦部細胞的運動,而是由“自我”所激發,所謂的“自我”就是與宇宙精神相一致的精神之我,這種精神的同一性是所有靈感、一切天才的起源。由這種靈感激發產生的結果是意義深遠的,並將影響到未來的世世代代。它們是雲中的火柱,照亮了茫茫曠野的旅程。
19.真理的獲得不是邏輯訓練或是實驗的結果,甚至也不能依靠觀察所得。真理是一種意識開發的產物。愷撒的真理意味著他的獨裁統治,這體現在他的生命和行為中,也體現在它對社會進步和社會變革的影響中。你的生命和你的行為以及你對世界的影響,都取決於你對真理認知的程度,因為真理不是在信條中體現,而在在行為中體現的。
20.真理也體現在人的性格上,而性格對個人來說,是他本人宗教信仰的詮釋。所謂的信仰,就是對他來說什麽是真理。這種真理就體現在他的性格中。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怨運氣不好,那他就是在對自己說謊,因為他否定理性的真理,盡管真理清清楚楚地彰顯在我們麵前,叫人無可辯駁。
21.我們的環境以及我們生活中數不清的境況和遭遇,在出現以前都已經存在於我們潛意識的人格當中了,這種潛意識把符合自己性情的精神和物質原材料吸引過來。這樣,我們可以知道,過去造現在,現在造未來。如果我們的個人生活中有什麽不公的處境或是落魄的階段,我們應該首先省察自己的內心,看看究竟是什麽樣的精神因素為我們招致了這些外在的結果。
22.真理能夠使你“自由”,如果你能有意識地認識真理,你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23.你在外在世界中遭遇到的境況,永遠都是你內在世界境況的反映。因此,要讓你的心靈擁有完美無憾的理想,這樣,你才能夠在外在環境中遇見理想的機遇和條件——這一點是經得起科學驗證的。
24.如果,你總是看到環境中的缺憾、不滿、限製等等負麵的因素,那麽這些境況越發會在你的生命中出現。然而,如果你訓練你的心靈,去注視精神的自我,也就是永遠完美、完整、和諧的“自我”,那麽,你就能夠擁有對你的身心健康有益的外部環境。
25.思想是具有創造性的,而真理是最完備、最高境界的思想。因此,正確的思考能夠帶來正確的創造。當真理到來,謬誤必然退避、消失,這一點是不言自明的。
26.宇宙精神是一切精神的匯聚。精神就是智慧,精神即心智。精神和心智是同義詞。
27.你必須努力認識到這樣一點,精神不是個體的存在,精神是無處不在的。它布滿一切存在之中。換句話說,沒有一處沒有精神的影蹤。因此,精神是宇宙中的普遍存在。
28.人們一直喜歡用“上帝”這個詞來指代他們理解的宇宙創造性法則,不過“上帝”這個詞並不能準確地傳達真實的意義。大多數人認為上帝意味著自身以外的什麽東西。而事實正好相反。如果我們的身上沒有它的存在,那麽我們就是已死的人了,我們也就不存在了。自靈魂離開我們身體的一刹那起,我們就什麽也不是了。因此,精神是真實的存在,是我們的全部。
29.精神的惟一活動就是思考。因此,思想應該是具有創造性的,因為精神是創造性的。這種創造力是非人格的力量,而你的思考能力,也就是你控製這種創造力的能力,是你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而運用它的能力。
30.當你認識、理解並接受了這個道理的時候,你就擁有了一把“萬能鑰匙”。但要記住,隻有這樣的人才能進入這座精神的寶庫、分享其中的一切:他們有足夠聰明的才智去領悟真理,有足夠開闊的心胸去衡量證據,有足夠堅定的意誌去遵循自己的判斷,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做出必要的犧牲。
31.這一周,試著去認識:我們生息其中的是一個真實的神奇世界,而你也是一個神奇的生命存在。在這個世界中,許多人開始認識到什麽是真理,而一旦他們認識到那些“為他們預備的東西”,他們就能實現那些“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事情。(譯注:以上引文出自《新約.哥林多前書》第2章第9節)這樣的輝煌,是那些發現自己身處“樂土”的人而存在的。他們跨越了判斷的河流,抵達了明辨是非的彼岸,並發現:他們從前所希望和夢想的一切,隻不過是關於那炫目現實的平淡觀念而已。良田豪宅可以傳承給後代,而知識和智慧則不能。富人可以花錢讓別人給他幹活,但想要得出自己的思想,卻無法由他人代勞,而且,他也買不來任何種類的自我修養。
S.斯邁爾斯廟宇中擺放著聖像,它們的影響似乎加諸眾人之上,而事實上,人們頭腦中的意念、影像,才是恒久控製他們的不可見的力量;人們屈膝拜伏,各地各方,正是朝著這種力量。——喬納森.愛德華茲。
要點問答
“領悟”的價值是什麽?
是讓我們明白知識的價值在於運用。許多人認為知識會運用自己,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每個人麵前都敞開著一條路,高貴的靈魂攀爬高處的路,低賤的靈魂摸索低處的路,中間是迷霧繚繞的坦途,剩下的人在其中徘徊、踟躕然而在每個人麵前都敞開著路,有的通往高處,有的通向低穀,每個人都有決定的權利去選擇自己的靈魂之旅。
引力法則給我們帶來什麽呢?我們的“自身”。
什麽是“自身”呢?“自身”是我們天性的我,是我們過去一切所思所想的結果-無論是在顯意識中,還是在潛意識中。
集中精力的能力何在?這是人類所能達到的一個非常偉大的成就,也是每個成功的人-無論男女-所具備的非常顯著的特點。
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這需要切實地進行萬能鑰匙體係中的訓練。
為什麽這一點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