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謝家院子裏傳出唧唧啾啾的雞崽叫聲。全家人圍著桌子吃早飯,謝昭很快吃完,放下碗就起身道:“我去上工。”
謝奶奶關切道:“昭哥兒昨晚沒睡好嗎,臉色這麽差,不多吃點兒?”
程遙遙聞言也看向謝昭,他臉色是一貫的冷,唇瓣有些幹燥:“沒有。我出去了。”
謝奶奶有些疑惑地看著謝昭的背影。
程遙遙忽然想起一件事,從兜裏掏出張照片:“對了,給你們看樣東西。”
謝奶奶在圍裙上擦了擦手,接過去對光細瞧:“哎喲喲,這是什麽電影明星啊?這麽漂亮。”
謝緋也湊過去,一看照片上的人就驚歎道:“是遙遙姐!遙遙姐,你這照片是什麽時候拍的,真好看!”
程遙遙得意地翹起小尾巴,道:“一個記者給我拍的。”
謝奶奶道:“記者?記者為啥給你拍照啊?”
程遙遙怕謝奶奶嘮叨,沒敢說那一串複雜的前因後果,道:“我去文化館的時候剛好碰到他們在拍照,他就給我拍了張。”
謝奶奶沒問了,隻道:”快吃吧,粥要涼了。“
今夏洪水讓甜水村周邊公社損失慘重,各村都有斷糧的。為了彌補生計,許多人家都開始抓雞崽養。從前一家隻準養三隻雞的規矩漸漸打破了,稽查隊也沒有上門來管。
看著鄰居們都開始養雞了,謝奶奶也終於下定決心,讓謝昭抓了些雞崽回來養。小雞崽怕冷,冬天不好養活,謝奶奶晚上把小雞崽放在自己屋子裏,白天才拿出來曬太陽。
今天陽光好,地上鋪了幾張報紙,小雞崽被放在地上,黃絨球頓時四散跑開,唧唧啾啾在院子裏到處探索。謝奶奶把小米和碎青菜拌的雞食灑在地上,小雞崽們顛顛兒地跑過來,小腦袋一點一點在地上啄著吃。
大家都很喜歡新來的小雞崽。唯一不開心的隻有強強,因為都不許它撲小雞崽。畢竟十隻小雞崽長大後,每天起碼能收十個雞蛋,對於農家來說是很珍貴的一筆財產了。
謝奶奶樂嗬嗬看著:“這些小雞崽好,個個有精神!”
程遙遙和謝緋搬著一大盆藕從廚房出來,聞言自得道:“當然了,這些可是我親自挑的!”
謝奶奶道:“你這是做什麽呢?”
程遙遙笑道:“做藕粉。”
謝昭挖出的藕,除了送人的,還剩下百來斤。謝奶奶笑道:“早聽你說要做藕粉。我倒是嚐過杭州來的藕粉,咱們自己也能做?”
“怎麽不能?做藕粉也不難,您看著我做就知道了。”程遙遙把藕放在地上,拿了小板凳坐下,挽起袖子開始忙活起來:“做藕粉得挑顏色深、粗短的老藕,這種藕澱粉含量高,適合做藕粉。那種吃起來脆脆的藕,就做不了。”
謝緋聽得連連點頭,把老藕挑出來,用刨子掛掉藕皮,露出白生生的肉來。一大盆藕削皮去節,處理好後衝洗幹淨。
下一步才是最辛苦的:把藕磨碎。程遙遙拿著刮山芋的擦子,謝緋用粗陶碗,使勁兒把藕刮碎。要想把藕節中的澱粉統統洗出來,藕一定要磨到最細。
程遙遙沒刮幾根胳膊就酸痛難忍,抱怨道:“謝昭也不知道去哪裏了。”這種活交給力氣大的謝昭最合適。
“昭哥兒一早就出去了。”謝奶奶道,“你們拌嘴了?”
“沒有啊。”程遙遙一臉無辜。他們昨天從城裏回來不是還好好的嗎?
沒有謝昭幫忙,程遙遙的兩條胳膊幾乎累廢了,終於把一大盆藕都磨碎。打來一桶井水倒入藕泥,用手使勁兒揉搓。一盆水很快就變成白色渾濁的液體。用紗布濾掉雜質後,靜置不動即可。
謝緋擦擦臉上的汗,好奇道:“這樣就行了嗎?”
“嗯,這水沉澱幾個小時就會上下分離,沉澱下來的粉漿就是藕粉。”程遙遙講解道。
謝奶奶笑了:“這跟咱們村做地瓜粉的辦法一樣。”
謝緋有些不可置信:“那麽大一盆藕,做出來隻剩這麽點兒?”
程遙遙把水珠彈到她臉上,取笑道:“等曬幹了還會變得更少!三斤半藕隻能做出二兩藕粉,你算算。”
正說笑著,院子裏忽然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林大富領著幾個陌生人,笑道:“程知青,來客人了!”
為首的正是榮導演,身邊還跟著秘書和兩個年輕人,扛著箱子。陌生人一進院子,趴在太陽底下的強強喵地一聲跑了。
謝緋看見陌生人,也緊張地躲在謝奶奶身後。謝奶奶看向程遙遙:“這是?”
程遙遙立刻站起身來,林大富搶著介紹:“謝嬸子,這是省城來的大導演!人家特地來見程知青的!”
榮導的打扮氣質一看就不同,背著手笑眯眯走進院子裏,跟謝奶奶禮貌地問好:“您不怪我不請自來吧?小小禮品,不成敬意。”
秘書立刻把一兜子禮物送上,謝奶奶不緊不慢地笑道:“無功不受祿,這麽貴重的東西我們可不敢收。遙遙,你們聊,我去泡茶。”
謝奶奶把謝緋也帶走了。林大富也笑著告辭:“那導演你們聊著,我就先走了。”
院子裏隻剩了程遙遙一個,她對榮導一行人的不請自來很不滿,並不招呼他們。榮導也不介意,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這個小院。
謝家的老宅子建得古色古香,院子裏一塵不染,菜園鬱鬱蔥蔥,柴火堆整齊地垛在牆邊,一群鵝黃色小雞崽聚在一塊兒啄食。木架子上還曬著菜幹,散發出一種叫人昏昏欲睡的香味。
“收拾得很整齊啊,很有江南風情。這兒倒是很好的取景地。”榮導對程遙遙笑道,“可惜了,你不適合這兒。”
程遙遙皺眉:“什麽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