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是秦淮發現他沒有拿走自己的私印之後,快速理出來的一個思路。
宋瑾南對黑衣人十分忌憚,這是他不能公然違抗對方命令,必須要來偷私印的原因。
那宋瑾南為什麽不直接向他們坦白,說出自己受製於人的窘境?
因為,宋瑾南對秦淮也並不完全信任。
他為了自己的親人對黑衣人投鼠忌器,但他不能要求秦淮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秦淮現在被對方把名聲搞得稀臭,他對對方能客氣嗎?
如果對方現身,跟秦淮談條件,逼他歸順,秦淮最大的可能性是布下天羅地網,甕中捉鱉,大不了來個魚死網破,以向熹元帝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這不是宋瑾南想要看到的。
如果這樣的話,自己的親人就會受到生命危險。
所以他得想辦法讓秦淮真的順從他們,哪怕是假意的。
這樣,宋瑾南就能摸清對方究竟是什麽身份,從而想辦法找到自己被困的家人。
他不相信秦淮會願意配合自己,所以他隻能用自己的辦法。
他會與秦淮談判,對秦淮分析說明個中利弊,勸服他將計就計,假意投誠。
對方勢力強大,絕對並非他甕中捉鱉就能拔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真的把對方除掉,必須要做出一定的犧牲。
如果秦淮還是不同意,宋瑾南會拿出自己的籌碼。
他會告訴秦淮,自己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可以給他定罪的信,那些信上麵都被他蓋了他的私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沒用,他隻能直接威脅。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若是秦淮沒有事先知道他的意圖,調換自己的私印,這絕對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證據,能逼得秦淮妥協。
就算最後會讓他們的關係破裂,他也沒有其他選擇。
可他為什麽連宋十三也都不肯說實話?
因為,他對宋十三,也並不完全信任。
他覺得,宋十三在他和秦淮之間,會倒向秦淮。
畢竟,秦淮若是將計就計,假意投誠,這意味著他在外人麵前,名聲盡毀。
方才他問了宋十三那些問題,就是在對他進行最後的試探。
顯然,宋十三的回答並沒有讓他完全放下戒心。
正如方才秦淮所說,宋瑾南告訴了他,很可能非但不會得到他的支持,反而會受到他的阻攔。
所以宋瑾南什麽都沒說。
秦淮將他的所思所想,個中謀略,盡數窺破,一一道出。
他所知道的,遠比宋瑾南想象的要多。
宋瑾南的神色從一開始的驚愕,到後來已經變得一派平靜了。
宋十三艱難地消化著這些訊息,麵上的神色經曆了幾番變幻,十分複雜。
他眸光定定地落在宋瑾南的身上,這一次,他的語氣又帶上了強硬的壓迫。
“你究竟都瞞著我多少事?對方抓的人,究竟是誰?”
這個問題,秦淮也並不知道。
宋瑾南的身世,他迄今都沒有核查到真假。
要麽是之前宋瑾南說的很多都是虛假信息,要麽,就是有人蓄意抹掉了相關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