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增人口。
各國曆史中都時有發生。
古代時期有的國家為了拿朝廷撥發的軍餉,十萬人的軍隊就可以虛報上萬人。
甚至有的軍隊隻剩下幾百人,還敢號稱萬人大軍,其中的貓膩多因如此。
近代,這樣的情況也沒有什麼改變。
自聯合國人口發布的58億總人口裡,不知道有多少國家都在這方麵虛增了大量人口。
就像曰本。
明治政府於1871年實施廢藩置縣政策,將行政地區分為都、道、府、縣以及市、町、村、特彆區兩級。
全國47個一級行政區:又分為1都、1道、2府和43県,下設市、町、村。
部分偏遠地區、離島地區設立都道府縣的行政派出機關“支廳”,近年多改製並更名為“縣民局”、“振興局”等。
與市同級的“郡”,1920年代開始虛級化,仍具備地址表記、廣域行政圈範圍、都道府縣議會選舉劃分等功能。
在市製的演變方麵,為因應大都市的產生,1956年創設政令指定都市製度,將一些原屬都道府縣的事務移讓給政令市。
政令市之下設立“區”,地址表記可省略縣名。
而曰本的市製度,政令指定都市,人口約5070萬以上可提出申請核可、中核市,人口達30萬人可提出申請核可。
特例市,人口達20萬人可提出申請核可、以及一般的市,人口達5萬人的町、村可提出申請核可等四個等級。
問題就出在這裡。
一個町如果成為市,那町長就船長水高變為市長,對應的,還有各種行政區劃分,招商引資,稅務免減,可操作空間大大提高,利益也是看得見摸得著。
對應,一個市如果人口規模減少,就會被撤市變町,或者並入其他市的行政區等等可能。
想把町升成市,人口達不到規定怎麼辦?
虛增人口。
死掉的人裝作沒發現,家屬領他們的退休金啃老,地方裝作沒看見,大家各取所需。
被曰本生保查到問題怎麼辦?
啊!
對不起!
是因為那些啃老的廢物隱瞞事實才導致我們工作失誤,請一定要多多理解啊!
生的沒有死的多?
沒關係。
反正沒有身份證製度,憑空生幾個嬰兒還不是小兒科,順便領一波上級行政單位給的生育補貼,穩賺不虧。
而曰本行政區域的人口流動沒有限製,東京去到大阪,不會有任何阻礙,這樣的戶籍管理製度加快了城市流動,但對於一些經濟落後的城市就相當不友好。
如此一來,落後的縣知事就要找市役所問責了,混蛋,為什麼你們市留不住人,請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乾了什麼愚蠢的事情吧。
市役所一看,好家夥,有個町每年新生兒減少一百人,八嘎,你這個町長還想不想乾了,每年減少一百人,不知道想想辦法勸他們生娃嗎?
町長自己一個人生孩子,又不可能跟上流出,怎麼辦?
除了無中生有也沒辦法啊!
於是第二年,某些結婚沒要孩子的夫婦名下就有了孩子,福利院更是多了幾個孤兒,完美。
靠!
厚生省下來檢查了,上哪搞點娃應付?
還好,周邊越南朝鮮這些國家的地方政府賣嬰兒,一個三千美元,老便宜了,買回來町裡給點補貼也就湖弄過去了。
拿著長野直男遞過來的資料看了看。
這些繳費資料和退休金以及新生兒福利領取上,看表麵是找不出問題的,但有長野直男提示,仔細琢磨,確實有點對不上。
不過池田櫻子連半點驚訝的表情都欠奉。
“十年時間才虛增五百人,這幫家夥的底線還挺高嗎?”
“納尼?”
“如果是我,怎麼也虛增他一倍吧!反正出事了上麵得幫我扛住,大不了一塊完蛋。”
正常來說,如果被查到這種問題,按道理來說,上級雷霆震怒,該核查核查,該處罰處罰才對。
但責任既擔當,權力即職責。
自從成為關西總部的社長,長野直男就知道領導多麼難當了。
什麼?
有個課長貪汙了一百萬?
會社怎麼會有這種無恥的敗類,必須弄死他。
納尼?
這個課長是清水部長老婆的弟弟?
草泥馬清水,你就不知道出去擦屁股嗎?
明知道是一坨屎,但這種情況下除了捂住也沒辦法,畢竟大家是一夥的嘛!
長野直男啞口無言,隻能拿起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壓壓驚:“那你說,厚生省知道事實的情況嗎?”
池田櫻子點點頭,卻又搖了搖頭。
“這是什麼意思?”
“知道的知道,不知道的就不知道。”
“說話可真是一種藝術,池田你可太厲害了。”
“我隻是在說一個事實,這種事肯定會想儘辦法避免被發現,但要說厚生省一無所知也不可能,可往下查又壓力重重,所以不知道的就自然不知道了。”
“所以小泉這家夥才會義無反顧的站出來?”
“不錯!小泉閣下是為數不多令人傾佩的政客,如果說這個國家有多少人可以為了這個民族獻出一切,他一定是其中之一。”
這話讓長野直男有些驚訝。
本以為小泉的雞窩頭隻是親民人設,卻沒想到池田對他有這麼高的評價。
那小三子呢?
到嘴的話始終無法問出來。
畢竟這時候的小三子,還沒自己混的好呢!
“既然如此,不如我們為小泉助攻一下?”
“你不會是準備自己去吧?”
“怎麼可能,我又不是白癡,這種事當然是讓彆人去乾了。”
“這可要考慮清楚哦,普通人的話如果被人發現,是又可能遭到滅口的。”
“放心吧,如果不是世界毀滅掉,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
“......”
東京地方検察廳特彆勤務署。
其前身是在和曆2607年5月3日組建的為防止對美國及駐日美軍產生威脅而特彆設立的監視的“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彆搜查部”,是一個與所有的政府機關相脫離的獨立的検察及監視機構。
大和民國建國後,經過對國安、警視、檢察、內政係統的多重簡化及合並,將最終改組完成後的機構為“東京地方検察特彆勤務署”,由地檢署長、地檢副署長及其他地檢人員組成。
在東京地檢署外,分彆還有劄幌、北見、仙台、秋田、橫浜、千葉、名古屋、靜岡、長野、京都、大阪等十七個地方檢察部門專設的特彆勤務署。
每個地檢署都有其自身所在地及所劃分管轄區域的最終檢察權和最終監查權,每個檢察署之間權力相互平行、地位相互平等。
而東京地方檢察特彆勤務署不僅是東京全境的檢察和監查機關,同樣也是全國十八個地檢署中擁有最高檢察和監查權的地檢署,即擁有“地檢總署”地位。
各個地方檢察特彆勤務署的職員並不隸屬政府公務員架構,其首長地檢署長直接向東京地方檢查特彆勤務署署長進行述職及負有最高責任。
而東京地方檢查特彆勤務署的署長則直接大和民國總理和總統負責。
但也僅僅向他負責,並依據《大和民國刑法》、《大和民國検察法》、《大和民國國家安全法》在大和民國全權獨立處理一切關於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政府監察相關的工作。
其調查權限是根據其牽涉對象及事件的影響程度來決定,最高體現是大和民國境內除總統及總理二人外一切團體及個人都要無條件的服從地檢的一切調查行為,否則地檢可不經任何限製向其施加法律所允許的最高製裁行為。
此時此刻。
東京地檢署。
因為在調查曰本生保金融腐敗桉上的小組團滅,海部緒子所在的臨時調查組隻剩下她這個光杆組長。
然而出了這麼大的事,上級卻並沒有繼續安排調查的意思,甚至對海部緒子的職務做了冷處理,解散原油小組,編入負責其他桉件的部門。
這樣的結果眼睜睜看著自己組員團滅,海部緒子一度都為之憤怒不堪。
但前輩在暗地裡一句話,所有的憤怒都又變成了沉默。
“大曰本生保所做的一切既符合美國利益,又符合我們的利益,所以......”
所以什麼前輩並沒有說。
但海部緒子又不是傻子怎麼會聽不出其中的言外之意。
曰本終究隻是美國人手裡的一條狗,如果不想對方的導彈炸過來,如果不想有更多的人白白死掉,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