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星火提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
“你覺得如果我們三個之間,都是餓極了的敵對競爭關係,為了爭地上的一個饃饃,而且沒有規則約束,那麼我們的權力來自何處?”
朱高煦給的答案也很簡單。
朱高煦晃了晃他沙包大的拳頭。
“那就隻能用這種方式來決定,誰武力強,誰的權力大!”
薑星火點了點頭,說道:“這個道理跟國家之間是一樣的,說白了,國家的權力,來源於其戰爭能力.思路是對的,那麼還有沒有其他權力的來源呢?”
朱高煦想了半天,終於憋出了四個字。
“俺不知道。”
薑星火笑著搖頭,接著又向紅臉大漢鄭和問道:“你覺得呢?”
鄭和沉思幾息,本欲搖頭,但卻忽然靈光一閃,他回答:“未來能鍛煉出的武力?”
“對嘍。”
薑星火繼續深入問道:“譬如我們打了一架,饃饃被最強壯的他搶走了,那咱倆回到了牢房,想要鍛煉出未來的武力,你感覺要靠什麼才能鍛煉出來?”
鄭和想了想後,答道。
“需要吃飽,需要有武器。”
薑星火繼續循循善誘:“對於個人來說自然是如此,可想要吃飽還需要什麼?”
此時朱高煦也有些恍然。
“需要錢賄賂獄卒買吃的!”
薑星火繼續問道:“那如果詔獄沒法買武器,伱想要更好的武器去對抗敵人,需要什麼?”
“自己製作更精良的武器。”鄭和似乎有些明白了過來。
“靠什麼做?你的獄友都是你的敵人。”
鄭和乾脆道:“靠自己製作武器的水平。”
“換算成國家呢?”
薑星火在誘導他們說出最後的答案。
朱高煦與鄭和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國庫的錢和打造兵器的技術。”
薑星火滿意地點了點頭,總結道。
“也就是說,國家有兩項權力,第一項權力是軍事權力,第二項權力是潛在權力。”
“第一項軍事權力,也就是指某個國家的軍事能力對其他國家的控製和影響,是指一國可以迫使另一國去做某事的權力。”
聽到這裡,鄭和微微頷首。
軍力,永遠是對其他國家交往的本錢。
為什麼在朝貢體係內,安南、占城、爪哇、朝鮮、暹羅、真臘、琉球等等國家,對大明敬若神明?
原因不就在於大明擁有隨時摧毀他們國家的軍力嗎?
為什麼日本敢跟朱元璋對著乾,甚至引經據典寫下了非常硬氣的回信。
“臣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精銳之師,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
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倘君勝臣負,且滿上國之意。設臣勝君負,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講和為上,罷戰為強,免生靈之塗炭,拯黎庶之艱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國圖之。”
日本的底氣何在?不就是因為兩次打敗了天下無敵的蒙古人嘛,所以日本自持軍力並不畏懼跨海遠征來的大明。
換到後世便是艾公所謂“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尊嚴隻在劍鋒之上”,這話是至理,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便是如此真實。
“第二項潛在權力,也就是國庫的錢和打造兵器的技術。”
“錢從哪來?從稅來,怎麼收稅的問題,之前已經講過了。”
聞言,朱高煦的眼神有些熾熱,父皇打算把組建並訓練稅警總團的任務交給他,這件事,老三朱高燧已經告訴他了。
或者說,就是父皇讓朱高燧透露給他的。
而薑先生的掃盲班,這幾天看來,進展頗為迅速。
按照薑星火編撰的《漢語拚音字典》,前來掃盲的囚徒們,已經學會了基本的聲母,距離能拚出來讀音,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等聲母韻母這些都學完,那麼即便是不認識字,拿著《漢語拚音字典》,也能拚出來字了,到了那時候,缺乏的就隻是教導練習常用字的過程了。
而數學的練習,此時也在同步進行。
得益於薑星火深入淺出的教學,這些囚徒們,已經學會了基本的加減法。
如此一來,三個月就能完成一批基礎掃盲。
稅警總團的成立,也就沒有任何阻礙了!
到時候,稅警總團必將成為他爭儲的有力武器!
想到這裡,朱高煦的臉上,就不由地露出了難以遏製的笑意。
“嘿!”
當薑星火的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時,朱高煦才回過神來。
朱高煦訕訕地問道:“走神了,剛說到哪了?”
“剛說到,國家的潛在權力,就包括軍事技術水平.你既然參加過靖難之役,那你覺得大明軍隊的武器裝備技術水平,對比元朝是什麼水平呢?”薑星火複述了一遍。
這個問題,倒是真的問到了朱高煦擅長的領域。
當然了,鄭和也擅長,但是由於他的角色是淮甸盜匪,所以就不便討論這個問題了。
朱高煦撓了撓大胡子,思索片刻後說道。
“各方麵來說的話,刀具應該差不多,蒙古人的刀更彎,利於馬戰,大明的刀較長,馬步皆宜;戰馬區彆不大,基本都一樣;弓箭、槍槊、盾牌也都差不多;甲胄的話,單論防禦能力,肯定不如蒙古人繼承自宋金夏時期的重型紮甲,但大明的甲胄更加輕便;砲車(投石機)呢,現在大明基本沒有砲車了,攻城肯定是遠遠不如蒙古人的回回炮;火器的話,大明比蒙古人要先進,平安那家夥就挺擅長使用火器的,一窩蜂打的重甲騎兵都不敢硬鑿,基本隻能繞到側翼或者後麵突擊。”
薑星火總結道:“也就是說,刀槍盾弓這些基礎兵器,大明與元朝時期的水平持平,甲胄各有特色,砲車不如元朝,火器勝過元朝。”
“砲車不如元朝,不是因為大明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