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團寵嬌嬌(兩更)
今天是小淨空五歲的生辰,如果他的確是除夕這日出生的話。
五歲的孩子能有這份心意已經很勇敢了。
“打仗會疼哦。”顧嬌說,“會流血,會受傷。”
小淨空的神色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那……嬌嬌你受傷了嗎?”
顧嬌一時啞然。
我是嚇唬你,讓你打退堂的呀,你的關注點怎麽在我身上呢?
顧嬌的心底有暖流淌過。
是前世未體會過的感覺,來這裏後卻體會了許多。
顧嬌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在他彷徨無助的眼神裏含笑搖了搖頭:“我沒受傷。”
“呼~”
小淨空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鬆完他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特別小男子漢地說,“我不怕疼,也不怕受傷和流血!”
隻怕沒有嬌嬌。
他低下頭,幾根小小的手指頭交纏繞了繞。
小淨空是自幼在廟裏長大的,住持方丈與師父師兄們都對他極好,然而有些東西在寺廟裏彌補不了。
他人生的空缺是顧嬌為他一點一點填滿的。
顧嬌永遠都無法想象自己對他究竟有多重要。
顧嬌彎了彎唇角:“淨空真勇敢。”
小淨空被誇得飄飄然,揚起小下巴道:“當然了,我是家裏最勇敢的小男子漢!”
顧琰嗤了一聲。
小臭屁。
小淨空在顧嬌這裏膩歪了一會兒,小心心得到安撫,愉快地去後院盤樹練功。
沒了這個小喇叭精,屋子都安靜了,顧琰來到床邊坐下。
如今屋子裏還剩下他們三個小男子漢,小淨空一個人的戰力可抵一個團,他們三個加起來都沒他鬧騰。
氣氛一時間特別和諧。
顧嬌坐在床頭,看著顧琰抓在手裏的小奶包,唔了一聲,道:“這個是……弟弟?長這麽大了?”
“顧小寶,叫姐姐!”顧琰低頭對顧小寶說。
不知是不是聽到了自己的名字,顧小寶吸手指的動作頓了頓,抬頭看了看顧琰,又看向麵前的顧嬌。
顧嬌對顧小寶而言無疑是陌生的。
不過顧小寶的脾氣很好,他平日裏就不哭不鬧,街坊鄰居來了抱一下捏一下,他都很給麵子。
顧琰把顧小寶放到顧嬌懷中,他果真沒哭,他隻是睜大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張著滿是口水的小嘴兒,一眨不眨地看著顧嬌。
顧小寶肉嘟嘟的,臉上的兩坨肉沉甸甸的,特別像個小福娃。
顧嬌看著他蠢萌蠢萌的小樣子,一個沒忍住,笑了。
顧小寶三個月了,其實是有些認人的,譬如他最喜歡姚氏,其次喜歡奶娘,畢竟她們身上有奶吃。
沒奶吃的時候顧小寶就吃自己的手指。
然而不知是不是沒見過顧嬌的緣故,顧小寶有點懵圈,懵到都忘記去吃自己的手指了。
隨後下一秒,他把自己最愛的、連顧琰都舍不得給的小食指塞進了顧嬌的嘴裏。
三個小男子漢並未霸占顧嬌太久,因為小和尚去後院練功時特別心機地嚎了一嗓子:“嬌嬌醒啦!”
於是姚氏與房嬤嬤、玉芽兒以及老祭酒都放下手頭的活計過來了。
顧嬌穿戴整齊,洗漱一番後去了堂屋。
姚氏與老祭酒坐在桌邊看著她,房嬤嬤與玉芽兒守在姚氏身後,房嬤嬤一個勁兒抹淚,比姚氏還哭得凶。
“嬤嬤,大小姐都回來了。”玉芽兒小聲說。
房嬤嬤哽咽道:“我知道,我這不是高興嗎?盼呀盼的,盼了那麽多日,總算把人盼回來了不是?總算能過個好年了。”
顧嬌躺在裏頭時房嬤嬤的情緒還沒這麽激動,可她看見姚氏拉著顧嬌的手紅了眼眶,她立馬繃不住了。
姚氏還極力繃著,她忍住熱淚,摸了摸女兒的臉頰,道:“瘦了。”
臉也凍紅了,不如在京城時那般白皙光澤了,可見她這三個月吃了多少風沙磨礪之苦。
姚氏心疼得不行,問了顧嬌在邊塞的事,顧嬌隻說一切安好,仗打完了,城池奪回來了,昭國的邊境守住了,老侯爺與寧安公主也得救了。
死了多少將士,付出多少代價,又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她多少次死裏逃生,這些就沒提了。
姚氏也知道女兒報喜不報憂的性子,她不逼女兒了,笑了笑,擦掉眼淚說:“大過年的,不提這個了,你能回來就好。你祖父和兩個哥哥都沒什麽事吧?”
顧長卿是奉旨北上,京城皆知,顧承風雖是溜出去的,可他害顧侯爺挨了一頓板子,顧侯爺回頭一查也就明白這小子是北上去找老侯爺了。
顧嬌點頭:“他們都很好。”
三人都受了傷,但也都恢複得不錯。
顧承風最扛揍,第一個痊愈。
顧長卿的傷勢也無大礙了,如今就剩老侯爺還需仔細療養,回京城後和唐嶽山一起複健。
姚氏看了看被顧琰抓著來回晃的顧小寶,溫聲對顧嬌道:“等你祖父回來,我們還是去府上看看他。”
“嗯。”
拜把子的兄弟,必須要探望的!
姚氏與女兒有說不完的話,一直到顧小寶餓了,她才抱著顧小寶去喂奶。
老祭酒也問了邊塞的情況,他就沒家裏那幾個好糊弄了。
他曾經被莊錦瑟害得流放到邊塞五年,知道邊塞有多苦。
“唉,難為你了。”老祭酒語重心長地歎了口氣,“你不知阿珩那小子有多惦記你,三天兩頭入宮,大臣們還當他有多迫不及待往上爬,其實都是為了打探邊塞的消息。”
蕭珩剛從書房出來,恰巧聽到老祭酒的話,又恰巧顧嬌朝他看了過來,他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他清了清嗓子,道:“我那是關心軍情。”
顧嬌:“哦。”
老祭酒又問前朝餘孽的事:“翊王和駙馬真的死了?”
顧嬌點點頭。
駙馬被顧長卿殺了,翊王病死了。
前朝勢力到這裏應該算是徹底瓦解了。
老祭酒問道:“陳國那邊是怎麽一回事?元棠是怎麽逃出京城的?還向顧家軍降了?他們的兵力在顧家軍之上,沒必要不戰而降吧?會不會是有什麽陰謀?”
不怪老祭酒如此狐疑謹慎,實在是陳國發生的一切太令人匪夷所思,況且蕭珩也沒告訴老祭酒是他將元棠放出京城的。
至於元棠與顧嬌的交情,老祭酒就更不知情了。
降是昭國這邊的說法,事實上當時是兩軍休戰,都不打了。
陳國的兵力多出顧家軍四萬,可陳國的士氣不如顧家軍的,再者陳國內亂嚴重,戰損令國庫虧空,他們耗不起了。
老祭酒若有所思:“容家又是怎麽回事?親妹妹是皇妃,他們卻去幫勃親王?”
顧嬌說道:“因為國君不打算立容貴妃為後。”
元棠送給顧嬌的錦盒裏有一封信,講了容家反水的理由,原來,陳國的國君器重容家、疼愛容貴妃母子都隻是表象而已,他暗中早已寫下聖旨,要立張德妃為後,冊封張德妃之子為太子。
容貴妃將這個消息與容家說了,容貴妃的本意是希望父親與哥哥能替她拿拿主意,威逼也好,利誘也罷,讓陳國國君收回成命改立她為後。
哪知這時勃親王卻找上了門來,他是來為自己唯一的兒子求親的,求娶的是容堯的嫡女,隻要他做了國君,容堯的嫡女便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妃。
除此外,他還許了容家大量的權勢與封地,比起陳國國君闊綽不少。
可容家人受夠了仰人鼻息的日子,與其總扶持別人做皇帝,不如自己來當皇帝!
容貴妃還有個小兒子,今年不到五歲,元棠死了不要緊,他們扶持五歲的九皇子登基。
之後再讓九皇子禪位於容家,那樣他們容家也能君臨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