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坦白(一更)
邢尚書入宮覲見皇帝。
皇帝正在禦書房批閱奏折,聽魏公公稟報,讓人將他帶了進來。
“微臣,叩見陛下。”
邢尚書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皇帝坐在書桌後,放下一本批閱過的奏折,又拿起另一本,問道:“邢尚書突然入宮,所為何事?”
邢尚書猶豫了一下,道:“臣……有事起奏。”
皇帝翻開奏折:“何事不能等到早朝?”
邢尚書心道,倒是能等到早朝,就怕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兒說出來您會不高興。
話說回來,方才在半路碰到了老祭酒與袁首輔,老祭酒應當沒看清文書裏的內容吧?
隻瞥了一眼,按理說是看不清的。
就算看清了,作為一個老臣也不會將此事宣揚出去。
思及此處,邢尚書暗暗放下心來。
邢尚書拱手恭敬地說道:“是一樁案子,微臣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在朝堂上說。”
皇帝問道:“什麽案子?”
邢尚書如實答道:“仙樂居的案子。”
“仙樂居?”皇帝眉頭一皺,“就是京城最富盛名的青樓?”
“陛下也知道。”邢尚書驚訝。
不怪他如此驚訝,仙樂居的名氣看似很大,可說到底不過是一間青樓而已,皇城階級分明,要越過階級的壁壘比登天還難。
皇帝隻要對逛青樓沒興趣,那便不會注意它。
“聽過而已。”皇帝不甚在意道,“一樁青樓的案子需要說到朝堂上?”
邢尚書神色複雜道:“這樁案子牽扯甚廣,與皇室有關。”
皇帝淡淡地說道:“是哪個親王去逛青樓逛出事了?”
是親王倒還罷了,隻怕您心裏還不會這麽為難。
邢尚書明白今日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不說也得說了:“仙樂居的花魁死了,是大年初七發生的事。”
大年初七,皇帝有印象,那是大軍歸來的日子,也是他再次見到寧安的日子。
這麽好的日子居然出了事?
皇帝眉頭緊皺。
起先邢尚書隻以為是一樁民間的殺人案,沒必要驚動陛下,也就沒在朝堂上提及此事。
邢尚書接著道:“但後來微臣經過查證,意外地發現仙樂居的花魁居然沒死,她是假死,找了個替身金蟬脫殼,她真正的目的是接近醫館的顧大夫。”
皇帝對一個青樓花魁的事沒多大興趣,一直聽到這裏才神色一頓:“哪個醫館的顧大夫?”
“女學隔壁的醫館,叫妙手堂。”邢尚書並不清楚皇帝與顧嬌的關係,為了引起皇帝的足夠重視,他補了一句,“顧大夫是蕭六郎的妻子。”
蕭六郎乃陛下欽點的新科狀元,陛下對他總該是有幾分看顧的。
其實顧嬌也是定安侯府的千金,隻是顧嬌自己從未承認過。
皇帝的眸中帶了幾分冷意:“一個青樓的花魁接近醫館的大夫做什麽?”
刑部尚書:“行刺。”
“行刺……”小神醫?!
皇帝的神情變得疑惑與凝重起來:“你方才說仙樂居的案子與皇室有關,莫非……是皇室的人指使那個花魁去加害顧大夫的?”
邢尚書沒直接回答,而是從在半路自己縫好的寬袖中拿出了認罪書與此案卷宗。
皇帝將認罪書與卷宗拿了過來,他認出了這些是蕭六郎的筆跡。
蕭六郎兼任刑部書令一職,用顧嬌的話來說,就是邢尚書的秘書兼發言人,做得好日後能混個刑部秘書長當當。
由他來寫卷宗與認罪書再正常不過。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認罪書都由刑部官員來寫,也有一部分是罪犯親筆認罪。
認罪書上言明了白坤識字不多,故由刑部書令蕭六郎代筆。
皇帝看完後之後,啪的一聲將認罪書拍在了書桌上:“豈有此理!誰審的犯人!”
邢尚書為避免節外生枝,索性對皇帝道:“是微臣親自審問的,蕭六郎在一旁暫代刀筆行書。”
刑部的刀筆吏一般是由衙門的訟師充任,但訟師不在衙門時也可由刑部尚書指定旁人代任。
蕭六郎出身翰林,不至於連個做刀筆吏的資格都沒有。
若是旁人審的案子,皇帝隻怕要重審一二,可邢尚書與蕭六郎都是皇帝一手提拔上來的官員,皇帝對他二人還是頗為信任的。
皇帝對蕭六郎斷案方麵的才能並不算知悉,若隻是蕭六郎一人審理,皇帝隻怕還要懷疑他是不是讓人蒙騙了,可邢尚書是斷案老手了,他總不會讓個賊人糊弄了。
難道……真是皇室的公主幹的?
但這很荒唐不是嗎?
喚今上皇兄,換言之仙樂居的那位幕後少主是他妹妹。
他隻有三個妹妹——寧安、信陽以及懷慶。
這三個,無論哪一個都不像是有嫌疑的。
寧安自不必提,她那麽善良單純的人,怎麽可能與青樓的勢力為伍,幹出傷害小神醫的事來?
懷慶是癡兒,更沒這能耐了。
總不會是信陽。
信陽確實是個厲害角色,那麽多公主裏,既無母後庇佑,也無父皇專寵,可她從沒在誰手裏吃過虧。
她還得到了父皇臨終前為她準備的大好親事。
她的確是個有手腕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