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觀內,拜了三清,看了玉皇,等來到七真殿的時候,方聞瞧見一座祖師像,手中托著一麵銅鏡。
銅鏡老舊斑駁,中間有一處都鏽出眼睛大小的窟窿,看著有點寒酸。
不過上麵陰陽之氣流轉,還有願力環繞,如同一個旋渦,緩緩引動地氣彙聚,將其中駁雜捋順濾除。
這麵銅鏡是一件法器,隻是已經殘破,勉強維持著運轉。
玄真瞧見方聞目不轉睛的頂著銅鏡,笑著開口道:“嗬嗬!這是陰陽鏡!祖師當年偶然所得的一件法器,不知是哪個年代的東西!”
“陰陽鏡!?”
方聞見說,大感好奇,名字聽起來帶著仙氣兒!
“嗯!門中有前輩留下來的手劄,便是這麼叫的!因其殘破,倒也沒有遺失!據說祖師當年想要修複,也不知道從何下手,隻在銅鏡邊緣刻下符紋,放置在丘祖像手裡,福佑一方天地!”
說著,玄真取來一炷香,恭恭敬敬的拜了幾拜,香爐內冒起清煙!
方聞不拜仙佛,也沒祖師,隻是仔細打量那枚銅鏡。
前後都有花紋,顯然不是當鏡子用的,但花紋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他踮著腳,伸著頭,不過顧形象的仔細打量一會,隨即眉頭一皺。
銅鏡正麵的花紋,似乎是聚陰符紋!
但背麵卻是勉強瞄到一點兒輪廓,人家祖傳之物,也不好意思直接取下來,但也能猜到,大概便是聚陽符紋了!
他在《道藏》中尋出的兩種符紋,經過優化,聚陰聚陽的效果強勁,不過銅鏡上的聚陰符紋有些不同之處,不知道是殘破老舊破壞了紋路,還是效果本就一般。
但其上陰陽流轉的妙處,頗有玄機!
方聞扭頭朝屋外看了看,咧嘴一笑,甩出兩發定身咒術,將玄真和玄薇定在原地,閃身跳上高台,前前後後仔細研究起來。
大概十分鐘後,有一波遊客過來參拜,他又跳下高台,解開倆老道的術法。
笑道:“紫陽前輩不愧是開派之祖,術法高妙,讓人欽佩!”
玄真聞言,替自家祖師謙讓一番,便帶著方聞去彆處遊覽。
不過讓他疑惑的是,剛給祖師爺上的香,怎麼眨眼功夫就燃了這麼多,難道玄明這廝買來的是水貨!
方某人則是大搖大擺的走出七真殿,心情十分愉悅。
來嶗山的第一天便大有收獲,即便之後沒什麼進益,也不虛此行了!
那紫陽祖師想修複銅鏡,卻無從下手,看來大概率沒有突破煉精化氣的境界,參不破聚陰聚陽符紋的玄妙。
不過鐫刻在銅鏡邊緣的符紋,卻是能凝聚願力,調和陰陽,大大延緩銅鏡腐朽的速度,算的上天縱奇才!
華夏數千年的曆史,總有些百年不遇,或者千年不遇的能人,這天下英雄倒是小覷不得!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真乃是至理名言。
方聞興致盎然的跟著玄真和玄薇兩人,把上清宮遊覽一遍,跟在身後,將事情處理完畢的玄明開口道:“方小友,上清茶園剛采了一批秋茶,頗有些滋味,且移步喝些茶水,潤潤喉嚨如何!”
“哈哈!玄明道長相請,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如今立秋已過,秋不秋茶的方聞不也懂,主打一個客隨主便,入鄉隨俗,在玄明的帶領下,跟著玄真幾人往茶園方向走去。
誰知剛出了上清宮,還沒走幾步,便又碰見熟人,具體說來應該是半生不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