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秋風瑟瑟,卷起幾片落葉,飄落在貢院高牆外。
乾元王朝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正在進行,貢院內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高牆之內,考生們奮筆疾書,筆尖與紙張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響,如同蠶食桑葉般細碎,又如同秋雨打芭蕉般密集。
乾元王朝,表麵繁華似錦,歌舞升平,實則內憂外患,暗流湧動。
官場**,貪官汙吏橫行,榨取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邊疆戰火不斷,外敵虎視眈眈,邊關將士浴血奮戰,卻因朝中黨派之爭,糧草軍餉遲遲不到,苦苦支撐。
林風,一個出身寒門的學子,自幼喪父,家境貧寒。
他靠著抄書維持生計,夜晚則借著微弱的燭光苦讀詩書。
寒窗苦讀十載,他心中懷揣著改變命運的雄心壯誌,以及對**官場的憤懣之情,毅然踏上了科舉之路。
貢院內,考生大多出身富貴,錦衣華服,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優越感。
他們對林風這個衣衫襤褸的寒門小子充滿了輕蔑,眼神中帶著不屑,仿佛他隻是來湊熱鬨的跳梁小醜。
“哼,一個窮酸書生,也妄想魚躍龍門?”一個身著綢緞的富家公子哥輕蔑地瞥了林風一眼,語氣中充滿了嘲諷。
“就是,也不看看自己是什麼身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另一個公子哥附和道,言語刻薄,毫不掩飾內心的鄙夷。
林風對這些嘲諷充耳不聞,他深知,隻有實力才能證明一切。
他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緊張。
考試開始,題目發下。
今年的考題格外刁鑽,涉及治國方略,民生經濟等諸多方麵,令不少考生抓耳撓腮,眉頭緊鎖。
一些富家子弟平日裡隻顧吃喝玩樂,疏於學業,此刻更是如坐針氈,隻得胡亂寫些套話敷衍了事。
然而,林風卻不同。
他博覽群書,對時局有著深刻的理解,胸中自有丘壑。
他提筆便寫,筆走龍蛇,文思泉湧。
他的文章立意高遠,見解獨到,邏輯嚴密,字字珠璣,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嗬成,與其他考生的敷衍之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位考官在考場中巡視,當他走到林風身邊時,不禁被他的答卷所吸引。
他停下腳步,仔細閱讀林風的文章,眼中漸漸流露出驚訝和讚賞之色。
這篇文章的觀點新穎,見解深刻,令人耳目一新,即使是他也自歎不如。
“沒想到,這寒門學子竟有如此才華!”考官心中暗歎,“真是寒門出貴子啊!”
就在林風全神貫注地答題時,突然,一道神秘的光芒從窗外閃過,照亮了整個考場。
緊接著,一本古樸的書籍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林風的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