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我不是那個意思。”龔成聞言,連忙擺手,最後隻能苦著臉道:“唉,這事你們做主就是了。”
黃連英見兒子低頭,嚴肅的麵容緩和了幾分,接著她又看向一臉糾結的小女兒,“秀秀,你還小,媽就當你同意了。”
龔秀秀咬著嘴唇,鼓起勇氣,看向父母:“爸媽,離婚不是小事,事關姐姐的幸福,是不是……”
她倒不是覺得姐姐不應該離婚,隻是覺得下的這個決定有些草率。
龔秀秀和胡為民接觸時間不長,知道這個便宜姐夫雖然沒本事,但勝在憨厚老實,很聽姐姐的話。
貿然離婚,難道就能保證姐姐下一任老公能對她更好?
黃連英擺擺手,完全沒把小女兒的話放在心上:“你還小,這是大人的事,你就不要管了。現階段,爭取明年高考考上好大學才是要緊的事。”
龔秀珠見家裡人都支持自己,眼中帶著希冀,看向自己的父親。
在這個家裡,龔修文才是那個真正拿主意,做主的人。
他看到家人的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沉吟片刻,才緩緩開口,“秀珠和胡為民離婚的事情就這麼定了,晚上等他回來,我再和他詳談,爭取讓他和秀珠好聚好散,以後彆再騷擾咱們家秀珠。”
“謝謝爸,不過……我怕胡為民不答應。”得到想要的答案後,龔秀珠心中大定,旋即想到胡為民的執著,秀眉微皺。
“嗬,胡為民的工作都是我給他安排的,他要是識時務也就罷了,要是不識好歹……”龔修文沒有說下去,話裡話外,意思已經很明顯。
有了父親的保證,這下龔秀珠徹底安心。
……
在龔家人商量著如何讓胡為民答應和龔秀珠離婚時,他已經在燕大門衛崗上班。
此時的他正在閱讀著從燕大圖書館借來的文學名著。
既然想靠著文學創作改變命運,那豐富的閱讀量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他腦海中有來自後世的古今名著,可他一個高中文憑的農村青年,突然在雜誌上發表作品,還是有些匪夷所思。而他現在所做的,就是在凹人設,讓自己的文學創作之路,變得有跡可循。
說不定若乾年後,他一邊當門衛一邊搞創作,還能成為一件美談呢。
此時,門衛室內,鐵皮收音機在窗台上滋啦響著新聞:“中東某國爆發人質危機……美利堅總統決定……”
正聽著新聞,郵遞員叮鈴鈴騎到燕大門衛處旁:“胡為民!有你的郵件!”是遠在滬上文藝出版社發來的,這家出版社,正是《故事會》的主辦單位。
《故事會》創刊於1963年7月為雙月刊,1974年3月《故事會》改刊名為《革命故事會》,1979年1月《革命故事會》恢複原刊名《故事會》。
這個時期,文壇的主流思想,始終被《人民文學》《萌芽》《收獲》等大型期刊把持,它們追求嚴肅文學,講究思想深刻,文學性強,反映時代雲雲。
但同樣的,通俗文學也有不小的市場,《故事會》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胡為民之前投稿的文章被文學期刊拒稿,因此,他想到了更通俗點《故事會》,沒想到這麼快有了結果。
他攥著郵件,心臟嘭嘭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