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出名要趁早_重生79:離婚後,我成了大文豪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十一章 出名要趁早(2 / 2)

胡為民一咬牙,決定現在就乾。

晚飯過後,門衛室隻剩下胡為民一個人,今天又輪到他上晚班。

高師傅走後,倒是把收音機留了下來。

說留也不準確,這台收音機其實是學校財產,隻是之前一直是高師傅一個人聽,即使帶回家也沒人管。

隻是現在有了胡為民,高師傅不好意思占那個便宜了。

此時,時間跳到八點半。那台收音機,開始播放袁闊成的評書《林海雪原》。

老先生這會還沒講《三國演義》,講的都是革命評書,諸如《紅旗譜》《青春之歌》等節目。

這個年代娛樂節目少,有個評書聽已經不錯,倒沒有人挑剔播講的內容。

“啥時候能聽《三國演義》啊,再有個《嶽飛傳》《七俠五義》之類的也不錯。”

“不知道我之後寫的小說有沒有機會通過老先生之後,傳遍千家萬戶。”

“嘿嘿,要是真有那麼一天,我豈不是要發達了?”

胡為民發散思維,想了一通美事後,開始繼續埋頭寫稿子。

他覺得自己真有快槍手……啊呸,是觸手怪的潛質,不過區區半天時間,他就寫了三篇評論稿。就是不知道投稿後報社收不收,要是收了,他能拿多少錢。

在今天最後一篇稿子寫好後,他將四篇評論稿分彆裝進四個信封中。

沒錯,他是準備廣撒網,萬一這家不收,還有其他家可以指望不是?

粘好信封,貼上郵票,寫好郵寄地址,玩活了。

第二天,他顧不得睡覺,在高師傅換班後,草草吃了早餐,就去郵件投遞點,郵出四封信件。

……

《燕京青年報》編輯部,編輯小陶照例去傳達室收取信件。

“趙師傅,今天的信多嗎?”

“和前幾天差不多,幾十封的樣子。”

聞言,小陶歎氣道:“唉,群眾的討論還是不夠激烈啊。”

他們報社接到的任務,也是向全社會征集對《苦戀》批駁的文章。征文廣告發出去後,效果隻能說是差強人意。

那些稿件要麼說不到點子上,要麼就是前言不搭後語,真正能用的實在少之又少。

相反,那些支持《苦戀》的文章,一篇比一篇犀利,就連他看了都覺得汗流浹背。

小陶回到編輯辦公室,將信件分發下去。

他自己則留下五封信,慢慢閱讀。

第一封,錯彆字通篇,毫無營養。

第二封,這是批駁嗎?這是讚揚好吧,真他這個編輯是吃乾飯的?

第三封,咦?

小陶神情一振,他發現這封信有點東西。

不,不對,何止是有點東西,簡直是雄文,可以當作民間群眾自發聲討《苦戀》的旗幟了!

連續看了兩遍,他都沒有發現問題,他的越發激動起來,“找到了,找到了,這才是我們報社需要的文章!”

“小陶,怎麼了?”

“不會是瘋了吧?”

小陶站起身,揮動著手中的信紙,“不是,你們看這篇文章,寫得真是太好了!”

“我看看,《淩晨的光就在前方》,咦,這篇文章寫得真好!”

“胡為民?文學界何時有了這麼一號人物,我怎麼沒聽過?”

“現在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了,我們要讓主編儘快決定這篇文章發不發。”

這時,主編從辦公室裡走了出來,隻見他紅光滿麵,情緒也有些激動:“你們剛才說的我都聽到了,這麼好的文章必須儘快發表,讓群眾們都看到!”

同樣的一幕,還發生在另外三家報社。

胡為民擔心的自己寫的評論文章被退稿的事情沒有發生,反而都被幾家報社的主編看中,決定在明天正式刊發。

次日清晨,冬天的太陽總是出現的比較晚,但這絲毫不影響這個時代的打工人早起。

潘小菊是燕京毛紡廠的女工,同時,她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返城知青。

幾年的知青生涯,讓她變得沉默寡言,要不是她頂替了母親紡織廠的崗位,她說不定還回不來呢。

因為人生的際遇,讓她感歎人生的不公,平日裡多有怨言,當然,她肯定不敢大聲宣揚,隻限幾個要好的姐妹知道。

偶然之間,她接觸到了《苦戀》的手抄劇本,並對劇本主人公的遭遇深感同情,並代入到自身。

相似的遭遇,以及回城後遇到的不公,不由讓她感慨人生的路,怎麼越走越窄。

就當她想寫信表達自身的困惑時,她在路過書報攤時,發現了一個標題,《淩晨的光就在前方》。

嗯?

淩晨的光?

潘小菊停下腳步,鬼使神差地過去,取出五分錢,道:“來一份《燕京青年報》。”

她倒要看看,這篇文章到底說的是什麼。


最新小说: 八零寡嫂誘他成癮後,前夫回來了 江山與我多嫵媚 爺爺,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 惡毒親媽跑路,反派崽們跪求原諒 讓你修仙,你修成遊戲老祖了? 讓你淘金,淘金懂嗎!你用車拉? 紅塵笑忘錄 重生八零當寡婦,虐渣致富兩不誤 花村美嬌娘 天下寶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