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青年報那篇文章火了以後,學校裡不少人都加入了討論。
不可避免的,胡為民的名字被多次提及。
本來因為順利解決女兒婚姻問題的龔修文,心情變得很不好。
胡為民,胡為民,這個胡為民,為什麼和他那個女婿姓名一樣呢?
每每學校老師提起胡為民,他都會覺得異常尷尬。
恰巧今天輪到他在學校巡查,防止學生聚集。也許是日有所思的原因,他走著走著,來到學校門口。
想到胡為民搬出來住有段時間了,他準備再警告一番這個女婿,免得他給自己找事。
走到門衛室門口,龔修文透過窗戶,恰巧看到裡麵聚集了不少人,有幾個他還認識,是學校文學社的社員,小有文采的學生。
這個發現讓他大為光火。
學校給全體教職員下過命令,三令五申,禁止學生聚集,已經發現要立即上報。沒想到胡為民明知故犯,這要是被其他老師發現,捅到上麵,他作為把胡為民安排進來的人,也是要吃掛落的。
於是他果斷推開門,大喝一聲,打斷了門衛室裡快活的氛圍。
屋內眾人嚇了一跳,隻有胡為民麵色不變。如果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他的目光變得幽深了許多。
作為當事人,胡為民站起身,“龔老師,您怎麼來了?”
龔修文黑著一張臉,掃過屋內眾人後,瞪了他一眼,“胡為民,你搞什麼,上班期間聚集這麼多學生想要乾什麼!”
“龔老師誤會了,不是我聚集的。”胡為民搖頭否認,接著又指向趙莉莉道:“是趙記者采訪我,其他同學都是跟著她來的。”
龔修文被他的“謊言”氣笑了,當眾譏諷道:“你編謊話能不能動動腦子,什麼記者會來采訪你?”
趙莉莉感覺自己也受到嘲諷,這讓她不得不站出來,“這位老師,我真是《燕京青年報》的記者,這是我的記者證。”
說著,她又將記者證取出來,展示給龔修文看。
龔修文接過記者證,發現是真的沒錯。
這讓他更加疑惑,“你一個記者,采訪我們學校的門衛乾什麼?”
趙莉莉道:“胡為民同誌發表在我們報紙上的文章最近影響很大,我之所以來采訪,也是想更深入地了解他,最終目的也是讓讀者細致入微地了解胡為民同誌。”
“胡為民就是《淩晨的光就在前方》的作者?不可能,他一個農民,哪裡懂文學?”龔修文如同聽到天方夜譚一般,連連搖頭。
農村人?
不是知青?
不是燕京人?
眾人心中一驚,看向麵色如常的胡為民。
隻見胡為民麵色不變,更不急著分辨,隻是淡定站起身,然後從抽屜裡取出三個信封來。
“這是《燕京日報》等三家報社寄給我的稿費單。”
“怎麼還有來自《燕京日報》的稿費?”
“胡為民還寫了什麼?”
“這能說明什麼?”
眾人覺得驚奇,趙莉莉卻明白是怎麼回事,她為眾人解釋道:“胡為民不隻是向我們《燕京青年報》寫信,其他三家也發表過他的文章。”
“嘩!”
眾人無不嘩然,他們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是低估了胡為民。
龔修文神情一怔,臉色更是一陣紅,一陣白的。他在學生麵前丟了臉,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胡為民突然變得陌生。
他不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窩囊廢女婿,而是……成了連學校老師都交口稱讚的愛國作家。
這個發現讓他覺得事態漸漸變得失控,萬一胡為民突然反悔,不想和秀珠離婚了,那該怎麼辦!
直到如今,他也沒有轉變觀念,在他心裡胡為民還是那個農村來的小青年,要不是靠著他們龔家,他現在還在農村吃土呢。
至於靠著在報紙上發表幾篇文章就能當作家?
他隻能說對方想多了。
在龔修文眼裡,《燕京青年報》報並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報紙,有時候,小學生寫的作文都能刊登的報紙,能有什麼逼格。
也就是胡為民走運,碰到《苦戀》被禁,否則的話,他的文章掀不起多大波瀾。
不過,現在記者采訪,他也不好說太難聽的話。
記者和胡為民暫時動不了,不代表其他學生可以在這裡看熱鬨。
“你們,辛苦考進大學是讓你們來湊熱鬨的嗎?還不給我快回去上課!”
龔修文話音落下,眾學生瞬間作鳥獸散。
不過他們走的時候還是一步三回頭,舍不得離開門衛室。
龔修文轉頭看向趙莉莉,語氣變得和善許多,“趙記者,麻煩你稍等片刻,我現在去找校領導過來。”
等龔修文離開後,趙莉莉疑惑道:“胡為民同誌,我怎麼感覺那位龔老師對你有意見?”
“趙記者說笑了,我又不是人民幣,怎麼可能做到人見人愛。”胡為民打了個哈哈。
他和龔修文的私事,並不想鬨得人儘皆知,那對他也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