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編輯部成了歡樂的海洋,他們完全有理由高興。
因為《甜蜜蜜》連載這天,根據不完全統計,《燕京青年報》賣出一百五十萬份左右,超過之前百萬份記錄近五十萬份。
其實,這遠不是青年報銷量的極限。
燕京及其周邊的各地郵局和報刊點有著強烈的訂購意願,按照他們的說法,還有太多沒有讀過《甜蜜蜜》的讀者想要一睹其精彩內容。
要是放開了賣,兩百萬份也不是不可能。
“奈何……”
主編傅林歎了口氣。
終究是讓一些思想保守的老同誌們笑到了最後,他們的舉報信有了效果,報社的上級主管單位領導親自給社長打電話,他們隻能見好就收。
一下子少賣五十萬份,這可就是大幾萬塊錢的收入啊!
傅林心痛到無法呼吸,也恨透了那些張口閉口“資本主義侵蝕”的老家夥們的嘴臉。
還好,上頭沒有昏頭聽信那些老家夥們的謠言,直接將《甜蜜蜜》的連載停掉,否則的話,他可能真的會和那些老家夥們拚命。
無他,胡為民的《甜蜜蜜》為青年報帶來的利益是空前的。
不說幫助青年報輻射到原本的勢力之外,就說多出來的這幾十萬銷量,就代表著每天多幾萬塊的收入。
這可是七十年代末,好些壟斷型國企的每日盈利都不一定有青年報多。
目前,以《甜蜜蜜》的字數還能在青年報上連載近一個多月時間。隻要之後這部小說能保持住現在的熱度,青年報就能真正跨過百萬份日銷量報紙的門檻,成為燕京地區報紙銷量前幾的報社。
到時候他這個報社主編的位置說不定還能再動一動。
“還是要和胡為民這樣的大作家搞好關係啊!”傅林心道。
青年報的小說連載板塊又不是第一天麵世,之前連載的小說沒有掀起任何水花,其實已經能說明問題。
隻是具體該怎麼做,他還沒有想好。
……
之後幾天,《燕京青年報》維持住了火爆的銷量,銷量更是一日高過一日。
《甜蜜蜜》的劇情隨著李翹隨父親飛到燕京,機緣巧合下認識男主角黎小軍,並且讓他當導遊後,也來到一個小**。
兩個年輕人,乃至兩國文化的碰撞,也是笑料百出。
李翹遊覽故宮時發出的驚歎,讓燕京城讀者自豪感倍增。
李翹喝豆汁時沒忍住,噴了黎小軍一臉,也讓燕京本地老少爺們笑得肚子疼。
李翹登上長城,對秦漢兩朝的心馳神往,也讓讀者們感慨曾經華夏的燦爛文化。
兩人之間的小互動,偶爾手指的誤碰和肢體接觸帶來的臉紅,更是讓讀者們露出姨母笑。
總之,之後幾天的連載不僅承接住了一開始的熱度,甚至因為內容的輕鬆加小甜蜜,讓越來越多的讀者為之瘋狂。
不少燕京居民每天早晨的習慣都因為《甜蜜蜜》的連載改變。
現在他們早起喝豆漿/豆汁,吃油條,看青年報。
他們每天上班,上學的話題也變成了李翹和黎小軍,順帶還會提一嘴小說的作者胡為民。
熱度的增加又進一步增強報紙的銷量。
一路向上的銷量曲線,讓傅林樂的合不攏嘴。
更讓他開心的是,那些保守派老同誌終於找不到攻擊《甜蜜蜜》的點,這讓青年報上下輕鬆了許多。
……
也就在胡為民的名字和《甜蜜蜜》響徹燕京及其周邊時,滬上《故事會》雜誌編輯何成偉終於帶著任務來到燕京城。
一下火車,他就熟門熟路坐上公交車。
開始時,何成偉的腦袋裡都是關於怎麼和胡為民約稿。
胡為民提交的幾篇短篇小說質量非常高,編輯部內部評價也非常好。
當編輯部內部得知胡為民隻是燕大的門衛時,甚至起過幫他進行工作調動的想法。
把胡為民調到《故事會》雜誌社,以後他們雜誌就不用擔心缺少稿子了。
當然,這隻是一些人的妄想而已。
何成偉這次,也是帶著誠意來的。
臨行前,社長和主編一再吩咐,隻要胡為民願意為《故事會》供稿,稿酬肯定是按照最高標準,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福利。
比如每年會安排一到兩次作家交流會,地點都會選在國內的知名景點,到時候胡為民的吃住行全部免費。
還會邀請他出席作家座談會,隻要他來,就會有一筆不菲的報酬。
總之,隻要胡為民願意和《故事會》繼續合作,雜誌社這邊會把他安排得明明白白,讓他明白《故事會》的好,不要被其他妖豔的賤貨吸引。
正想著,旁邊幾個年輕人的談話吸引了何成偉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