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桌子上的那厚厚一遝手稿慢慢變少,文學社的人也都拿上了自己的手稿。
“唉,不知道胡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們?”
“不能吧?”
“我之前向雜誌社投過稿,沒過稿不說,還被罵了一通。”
“罵的什麼?”
“說我寫得東西狗屁不通……”
“啊,那我慘了。”
“你這麼沒自信嗎?”
“……”
眾人捧著自己的手稿,小聲交談著,以掩飾心中的忐忑。
今天,他們是懷著學習的心態來的。
可真到出結果的時候,他們又都慫了。
來自胡為民的指點固然讓人激動,可他的評語也很有可能讓自己羞愧到抬不起頭來。
彆看胡為民似乎沒在幾大知名文學雜誌上發表過作品,但他的成就已經是他們這些文學社成員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這種複雜心態下,他們各自散開,然後翻開自己的手稿。
查劍英和陳建公看到這一幕,即為文學社成員感到高興,又莫名有些心酸。
回想文學社的建立和發展,實在是太難了。
燕大喜歡文學創作的學生不少,這對他們文學社來說,本該是巨大的優勢。
奈何文學社是查劍英和陳建公兩個小年輕拉起來的,沒背景,沒資源,更沒有指導老師。整個文學社上下都沒有一個人在雜誌上發表過文章,純粹的自娛自樂。
這樣小打小鬨的文學社如何能吸引到真正有才華的學生,又如何能同學校裡有背景,有傳承,又大受文藝青年的詩社競爭。
但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他們有了胡為民的幫助。
有了胡為民的指點,不僅查劍英和陳建公的作品被《故事會》編輯看中,連帶著文學社成員也有幸得到胡為民親臨現場審稿。
說不定,今天過後,文學社要多幾個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的成員。
到時候,文學社的尷尬處境會得到極大改善。
查劍英和陳建公作為文學社的正副社長,能為成員做的都做了,究竟有沒有用,還是要看成員們的領悟能力和努力。
這點他們還真不擔心,畢竟在七十年代燕大的大學生真可謂天之驕子。
在兩人期待的目光中,文學社的成員們很快有了反應。
“啊,原來我之前被拒稿是這個原因,胡老師不僅講得清清楚楚,還為我點明了改正的方向!”
“不僅如此,胡老師知道我底子淺,特地羅列出來基本書,讓我去看,說是會對我今後的文學創作有所啟迪。”
“嘿嘿,胡老師說我的這篇文章還不錯,隻要對故事結構稍作調整,就能發表。”
“唉,我完蛋了,手稿上密密麻麻都是評語,我是不是不適合文學創作啊?”
很快,教室內響起一陣陣喧嘩聲。
從成員們的話中可以聽出,他們的收獲很大,顯然胡為民真的是在用心審稿,並給了他們合適的建議。
查劍英和陳建公兩人相視一笑,他們知道胡為民的這次親臨現場指導非常成功。
他們忽然覺得,搞文學創作似乎也不難。
……
胡為民這次親臨文學社指導並沒有傳播出去,僅限於胡為民和文學社內部人知道。
文學社的人有個小私心,相比宣揚出去,他們更想守住這個秘密。
他們發現了有成名作家指點的好處,暫時不想讓更多人來分一杯羹。
胡為民呢,他對虛名並不在乎。有那四處宣揚的時間,還不如多讀幾本好書呢。
他對現在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非常滿意。
工作輕鬆不說,自由時間也非常多,他可以自己借一本書看,或者利用空閒時間搞搞創作。隻要他不耽誤工作,幾乎沒人管他。
就比如說現在,學生們都在上課,沒有人來借書,他就能光明正大摸魚……哦不,是看書。
簡直是美滋滋!
咦,不對,有情況!
胡為民發現有個女大生既不借書也不還書,卻偏偏要在他辦公的櫃台前晃來晃去。
他合上書,喝一口茶水,悠悠道:“這位女同學,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
“啊!我?”女生看了看左右,又指著自己,一臉驚喜。
“嗯,彆亂看,就是你。”胡為民點點頭,又虎著一張臉道:“我看你在我眼前晃了那麼久,不是有事是什麼。”
女生麵容嬌好,雖然沒有化妝,卻也算是個美女了。
尤其是她現在羞紅著一張臉,更顯得嬌豔欲滴。
女生咬了咬嘴唇,走到櫃台前,怯生生道:“那個……胡老師,我是你的書迷,你……你能給我簽個名嗎?”
說著,女生將懷中抱著的一本冊子遞給胡為民。
簽名?
我這是有粉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