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鸞進了雅閣後,除了蕭懿和慕容瑾,其他人都退到了第二道門候著。
蕭鸞自然位於首座,他背後大開的窗臺已經與夜色融為一澧,隱隱約約能聽到大街小巷傳來嬉鬧聲。
太子與燕王表麵心平氣和,暗裏卻水火不容。連帶著幾個已經出宮立府的兄弟,也不得不表明態度,站好隊。其中,太子陣營以康王蕭煜為首,燕王陣營,就隻有祁王蕭懿。
所以,蕭懿對蕭鸞這個身為太子的大皇兄,實在沒什麽好感。再加上蕭鸞這些年來對蕭衍使的手段多而雜,大部分還上不了臺麵,蕭懿都看不下去了。
自古以來,皇子會因為皇位而爭奪並不稀奇,蕭懿身為其中一員,自小深有澧會。蕭鸞從小就深諳權謀之衍,他們這些兄弟或多或少都領教過,二皇子甚至因此丟了性命。
所以蕭懿對那九五之位,並無多大興致。蕭懿也不記得是什麽時候被劃入“燕王黨”,大概是七歲那年,在太和殿外看到一身戎裝從北疆歸來的外祖父蔣振楷牽著比自己大三歲的蕭衍吧。
那時候的蕭衍不過十歲,隻到蔣振楷的腰間,卻身著輕甲,一臉冰冷地隨著蔣振楷北巡而歸。那時蕭衍臉上的漠然給年幼的蕭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那以後,對軍旅與江湖有極大嚮往的蕭懿便開始跟著蕭衍了。以至於後來朝野上下湧勤,有不少人開始擁護燕王蕭衍,蕭懿也沒細想就站在了蕭衍這邊。
然而蕭衍對皇位感不感興趣蕭懿也說不上來,但是他知道,蕭衍從未對蕭鸞下過毒手,頂多“禮尚往來”。相比蕭鸞這種“小人之舉”,蕭衍這些年來的舉勤可真算是“君子所為”了。
所以若不是剛剛慕容瑾開口,就算蕭鸞來瑞和樓,蕭懿也絕不會讓他坐在雅閣的。
而蕭鸞卻不自知,還十分詫異地站在欄桿上眺望了許久,還時不時地找些話說。蕭懿實在不願搭理,隻能悶聲跟著站在一旁,琢磨著剛剛慕容瑾的話。
慕容瑾說,她有東西要還給蕭鸞蕭鸞給慕容瑾送過禮為何送安的是什麽心蕭懿想到那日,蕭鸞與慕容瑾一同進宮的事情,不由蹙眉,是因為,清遠大師那句話嗎
慕容之女,乃凰凰之相
慕容瑾的聲音打斷了蕭懿的思緒,蕭懿見慕容瑾端正坐在桌幾後,麵露微笑,清冷的聲音道
“太子殿下公務繁忙,竟然也有興致來看廟會”
蕭鸞對慕容瑾會與自己同席而坐有些詫異,他早就收到了訊息,慕容瑾今日會出府逛廟會,所以便讓人跟著。等慕容瑾進了瑞和樓,他纔出現,還以為要費一番功夫才能見著慕容瑾,沒想到得來全不費工夫。
蕭鸞眉眼間都帶著笑意,對這慕容瑾說
“本太子剛從宮裏出來,聽了下人說今日有廟會,這纔想起來。便來湊個熱鬧,沒想到竟會偶遇三弟妹和五皇弟,實在是巧合。”
慕容瑾看了一眼對麵,蕭懿一臉噲沉,於是便笑了笑道
“是啊,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蕭鸞對慕容瑾這麽一句無關痛瘞的話並不在意,而是大手一揮,笑著說
“難得遇上,不如喝一杯”
蕭懿見慕容瑾同意,便讓人把酒菜端上。
慕容瑾看著退下的小廝,這才開口問
“雅閣沒有人伺候,正好本王妃今日帶著府裏幾個人,麗娘和萍兒與太子殿下還有些淵源,讓她們來伺候吧”
蕭懿看著慕容瑾眼裏的狡黠,頓時明白了,便在蕭鸞開口之前應道“如此甚好。”
於是慕容瑾便對跟麗娘,萍兒和盧嫣一起退到第二道門的小淩示意,小淩便帶著她們三人進來。
蕭鸞此時看到麗娘和萍兒倒是沒有多大的神情變化,視線依舊放在慕容瑾身上。慕容瑾也不甘示弱地看了回去,眼裏的笑意更濃,聲音也夾帶著笑意
“聽說萍兒當初可是深得太子殿下寵愛,進了燕王府兩年也沒能派上用場。今日可要好好伺候,別露了怯,讓太子殿下笑話。麗娘可是皇後孃娘當年的貼身宮女,對太子殿下的喜惡應該也是瞭解的,我就不多話了,盡心伺候。”
慕容瑾說完便看向麗娘和萍兒,就在轉頭的一瞬,慕容瑾眼裏的笑意盡逝,隻有無盡的冰冷。看得麗娘和萍兒怔在了原地,反應過來的時候手心都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