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收到北寧戰報後的第二天,蕭衍被召見進宮,商討與北寧抗戰的戰衍,禁足僅僅維持了三日。
隨後,皇帝便下旨,由祁王蕭懿擔任三軍統帥一職,兩日後帶兵前往北方前線抗敵。
與蕭懿一同前往殺敵的,還有鎮國大將軍蔣振楷,容世子容祈。
而蕭衍雖然雖不再需要禁足燕王府,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皇帝並沒有讓蕭衍帶兵,更沒有讓他去前線。
在這場與北寧的戰役的任命聖旨中,皇帝隻字未提蕭衍這個大蕭的“戰神”,彷彿被遣忘了一般。
瑞和樓,雅閣。
過兩日蕭懿便要帶領十萬大軍前往常州,蕭衍夫妻和蔣睿便在雅閣為他和容祈送行。
不知是因為離別,還是因為其他,雅閣裏氣氛很是低沉,蕭懿已經灌下好幾杯酒了。
喝到微醺,蕭懿終是忍不住開口問
“三皇兄,我真不知道父皇是怎麽想的,怎麽會讓你留在京都呢”
他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蕭衍治軍有方,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如今那十萬大軍,就是蕭衍在收到琉璃閣的訊息後,提前整頓練兵,因此隻需籌集軍糧,便可整裝待發。
這都是蕭衍未雨綢繆的功勞,但皇帝卻讓他坐享其成,如此一來,且不說他覺得愧對於蕭衍,麵對那十萬將士,他亦沒有底氣。
如今前線戰事吃繄,他不該如此矯情,但是他就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蕭衍看著蕭懿糾結的表情,沒想到此事會令他如此困擾,便開口安慰道
“父皇自有他的打算。”
在皇帝收回他統帥三軍權力之時,他便猜到了會有這樣的結果,所以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蕭衍過於平靜的反應,讓蕭懿忿忿不平
“可上陣殺敵,怎麽能少了三皇兄你呢”
蕭衍纔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閻王,他不過跟著蕭衍上過兩次戰場,與西涼那一戰,還贏得十分兇險。
他尚且經驗不足,又如何能製定周全作戰計劃讓那十萬將士服從他發出的每一道軍令
半倚在椅背上的容祈聞言勾了勾嘴角,“這也是皇上的意思。”隨即飲下手中的酒。
蕭懿不明所以,“什麽意思”
父皇的意思嗎
因為十幾年前的北寧王雖然是皇帝的手下敗將,但並不代表這十幾年,北寧王表麵的安分守己之下,實在韜光養晦,等待反擊。
所以皇帝覺得和北寧的這一役,也不需要派大蕭最好的統帥蕭衍帶兵出戰,太輕敵
戰場最忌諱的,就是輕敵
那可是十萬將士的性命,十幾座邊境州郡百姓的家園,豈能如此草率
容祈見蕭懿依舊一臉憤怒,便知道他理解錯了自己的話,無奈地笑著補充道
“燕王,並不是不可取代的”
蕭懿猛地偏頭等著蕭衍,難以置信地張了張嘴“這”
他從未想過,要取代蕭衍
皇帝又為何要讓自己取代蕭衍
一時之間,蕭懿的嘴唇張張合合,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隻能一臉震驚地看著蕭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