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下去的陳浩誌沒有任何掙紮,甚至連聲都沒吭一聲,平靜得讓人以為他要回家,而不是赴黃泉。
場麵詭異得可怕。
同樣的教人窒息的,是如死寂一般的太華殿。
不一會兒,便聽到“刷”的一聲,什麽東西噴灑出來的聲音,隨後是重物滾落到地上聲響。
眾人不由地吞嚥了口水,皺起眉頭,彷彿聞到了隔著大門傳來的血腥味兒。
陳浩誌有此下場並不震驚,令人震驚的是陳浩誌說出的那句話。
上梁暗喻的是誰,下梁又指的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直到聽到宮人忙碌沖洗被弄髒的地方的聲音,依舊沒有人吭聲,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成為下一個陳浩誌。
比起其他人,此時跪在正中的陳群早已冷汗津津,全身控製不住地發抖,猶如溺水的人,被恐懼繄繄包裹著,呼吸不得。
就在陳群以為自己會就此憋死的時候,聽到皇帝低沉渾濁的聲音從上方傳來
“燕王,你對陳浩誌所言,有何看法”
皇帝這個問題,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很明顯,若是認同陳浩誌的話,那麽下場必定與陳浩誌無異。
但也不能直截了當地說陳浩誌滿口胡言,胡說八道,聽著像是在敷衍皇帝。
在此時這個繄張關頭,敷衍了事也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所以,要答好這一題,需要技巧。
被點名回答問題的蕭衍聞言英眉微蹙,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注視,隨即眉頭舒展開來,沉著答道
“陳浩誌目無王法,行賄作惡卻沒有半餘悔改之意,罪有應得。”
蕭衍這話的意思是,陳浩誌自身犯下滔天大罪,一個罪大惡極的人說的話,何必當真呢
就在眾人認為皇帝是故意刁難蕭衍,等著看蕭衍如何遭殃的時候,蕭衍避重就輕的答復令人不得不感嘆他的才智。
很明顯,皇帝對“目無王法”和“罪有應得”這八個字很受用。
慕容瑾不由側目揚眉,眼角微微上揚,蕭衍的這個回答,她給滿分
容國公聞言露出欣慰,對皇帝行禮出聲道
“燕王殿下所言極是,貪贓枉法,中飽私囊而不思勤政為民,這樣的父母官,實是常州百姓之不幸。”
如此一來,眾人的注意力放在了陳浩誌的罪行上。
皇帝都不想再提及那句諷刺皇帝這個上梁沒有以身作則,皇子以及朝臣這些下梁才會有樣學樣的話,其他人更甚。
平賜長公主看著群臣顫顫巍巍的模樣,冷哼一聲開口
“而舉薦這般禍國殃民的人的工部尚書,用意何在呢”
這夫妻倆一唱一和,成功把全場的焦點引回到陳群身上。
原本瑟瑟發抖的陳群聞言整個人撲在地上,不斷地哭喊
“皇皇上冤枉,冤枉啊臣冤枉啊”
好不淒厲。
而皇帝卻無勤於衷,而是冷笑一聲重復“冤枉”
僅僅兩個字,明明是反問,語氣卻帶著不怒自威的質疑。
讓如履薄冰的陳群,猶如在這乍暖還寒的春夜裏被人推進冰窟,嗚咽一聲,便暈了過去。
皇帝無視陳群的窩囊反應,而是睨了跪在他旁邊的李默一眼,開口問
“李卿,你覺得呢”
李默看著倒在自己身旁的陳群,感覺全身的力氣都跟著陳群倒下而消失無蹤,好一會兒才沙啞著回道
“臣,原受其罰”
皇帝聞言大聲笑了起來,不由提高音量
“哈,罰好啊,你教教朕,要怎麽罰才能讓常州一百多名凍死的冤魂安息,要怎麽罰才能對得起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兩萬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