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抄完佛經,蕭衍又被皇帝召見。
慕容瑾目送他出門,看著剛剛自己多抄的一份佛經,想了想便讓小淩和小七準備一番,她想要把這份佛經供在佛殿。
走到佛殿時,正好遇到誦經祈雨的清遠大師以及十七位高僧從祭臺上下來,想必是今日的誦經結束了。
清遠大師也見到了慕容瑾,走到慕容瑾跟前時,雙手合十對她行了個佛禮,慕容瑾也對著他回了個禮。
其他十七位高僧路過時也會停下來對慕容瑾行禮,慕容瑾一一回禮。
慕容瑾在原地目送其他十七位高僧紛紛散去,然而清遠大師卻沒有離開的意思,而是朝著慕容瑾微微頷首開口
“阿彌陀佛,沒想到燕王妃如此誠心。”
清遠大師的視線落在慕容瑾身後的小淩手上的佛經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慕容瑾瞭然也笑了笑,“閑來無聊,抄多了一份,放在院子裏也是浪費。”
身後捧著佛經的小淩身子一僵,這佛經王妃抄了大半個時辰,怎麽說得好像是隨便寫一寫的
而且,這是要供到佛前的佛經,王妃此時說這話,是不是有些不妥
然而清遠大師似乎沒有因為慕容瑾的冒犯而生氣,而是笑容依舊,一雙眼睛清亮如水,“有心則靈。”
慕容瑾不痛不瘞地回了句“但願”,似乎對清遠大師這四個字有些不滿。
隨後看著那祭臺,像是想到了什麽,偏頭勾了勾嘴角
“倒是清遠大師和十七位高僧,在烈日下誦經祈雨,單單是這份心,就足以感勤天地了。”
清遠大師聞言笑容一滯,隨後又恢復了那淡然如水的笑容,唸了句佛號道
“燕王妃還是聰慧過人”
慕容瑾狀似恍然大悟,笑著說
“差點忘了,大師告誡過本王妃,慧極必傷。”
但她那好看的桃花眸裏卻沒有半餘頓悟,而是帶著一餘凜冽,冷冷看著清遠大師。
那是慕容瑾第一次來安昭寺的時候,清遠大師對她勸誡的話,當時清遠大師似乎看穿了她不屬於這個時代,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讓慕容瑾對這個所謂的高僧有所顧忌。
清遠大師神色依舊,眼中帶笑地對慕容瑾說
“幾月不見,王妃雖依舊聰慧,不過,身上也有多幾分人氣,這倒讓貧僧驚詫。”
慕容瑾一怔,他果然知道些什麽莫非他能看到魂魄知道原本的慕容瑾已經死了,如今站在她跟前的,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慕容瑾”
思及此,慕容瑾不由多看了清遠大師兩眼,可他依舊是掛著淡淡的笑容,一副看破紅塵的模樣。
慕容瑾不由在心裏冷笑一聲,“人氣大師也愛說笑大師可真是洞察一切”
她注意到,清遠大師說的是“人氣”不是“生氣”,難道清遠大師之前看到她時,隻有軀殼和魂魄
神神叨叨的,他果真隻是一個和尚嗎
不,他不隻是個和尚,不過是個道行高一些的和尚罷了。
清遠大師聽著慕容瑾那沒有半餘令人不愉快的語氣的話,卻能感受到她內心的不屑。
畢竟她說佛經是隨手一抄,是真的因為這兩日抄佛經抄得多,速度快了些,於是便多抄了一份,絕不是因為有事要祈求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