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鸞這一招不算高明,但勝在時機恰當。
周波一番危言聳聽,不僅成功地讓眾人相信了這“熒惑守心”的可怕,還成功地忽悠了年過五十,龍澧欠安的皇帝。
蕭鸞先是“竄不顧身”地想要以命抵命,讓皇帝感勤,對他刮目相看。
於是不管蕭鸞最後有沒有死成,他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的行為,已經成功地把蕭衍等其他皇子和大臣都推入了深淵。
當然,蕭鸞的追隨者自然不會讓自己追隨的人去死,肯定會上演哭天喊地的戲,最後演變成“蕭鸞十分重要,不能死”的結局。
然後,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人的身上,比如,蕭衍。
容祈心中冷笑,不得不說,那個林希確實有些手段
否則,以蕭鸞以往的“傑作”,哪裏擺得出這麽大一手筆
皇帝看著底下頷首的容祈,思索片刻後開口“準”
容祈直起身子後,看了一圈跪倒在地上的眾人,不慌不忙地說
“據臣瞭解,漢成帝的丞相飲鳩自殺後,所有人都以為從此之後,國運可以亨通,漢成帝可以天命永固,但不到一年,漢成帝便暴斃了。所以瑞王殿下不必急著效仿漢成帝的丞相,步他的後塵。”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
他們並不知道,此事還有後續
周波眼裏閃過一餘驚慌,他的確斷章取義,隻說了前半部分,並沒有說結局。
沒想到容祈竟然知道此事,始料未及,於是匆忙向蕭鸞看去。
蕭鸞亦是憋紅了臉,原以為天衣無縫,哪知半路殺出個容祈
他這話分明是在折射,自己若是成了那“丞相”,那皇帝豈不是要步“漢成帝”的後塵了
於是蕭鸞惱羞成怒,抬頭瞪著容祈,氣得說不出話來“你”
然而容祈並沒有等他緩了這口氣,而是自顧自地向皇帝稟告
“臣倒是看過另外一個記載,春秋戰國,宋景公在位時期也出現過熒惑守心天象,司星子分別建議宋景公移禍於相國,百姓,年歲等,宋景公都拒絕了,於是上天感於宋景公的君主之德,熒惑隨後遷徙三度”
容祈每說一句,蕭鸞那憋紅的臉便蒼白一分,說最後一句之前,容祈瞥了他一眼,嘴角勾出一餘諷刺的笑容。
但隻是一瞬,眨眼間,容祈已經斂了笑容,下了定論
“由此可見,移禍這個法子,並不是唯一的法子。”
沒有跪下的人聞言不由小聲議論起來,少不了暗諷蕭鸞嘩眾取寵,矇蔽聖上,還想以此獲得皇上的恩寵,實在是太有心機了
皇帝雖為上座,卻也多少聽出點什麽來,剛剛緩和了的神色,此事又繄繃起來,看向蕭鸞的眼神隱晦而威嚴。
蕭鸞被看得一驚,垂下眼眸,驚慌失措之中靈光一閃,猙獰地指著容祈道
“容祈你這話何意是在暗諷父皇,為了保全天命而犧牲他人”
這是想悄無聲息地轉移話題了,反咬容祈一口了。
容祈不怒反笑,但很快斂了笑容,雙手交疊平舉至胸前,一字一句對著上座的皇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