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尾聲,亦開端
容祈回府後,便著手料理容國公的後事。
葬禮那日,蕭衍與慕容瑾前去祭拜時,平賜長公主卻是一眼都沒有抬過。
蕭衍有些愧疚,卻也無力,他看著慕容瑾正在安慰傷心的容齡的情形,心中不是滋味。
容祈見狀走到他身旁,一手搭在他的肩上,不輕不重地按了按。
蕭衍回過頭,對上他真摯的眼神,眼底的冰霜漸漸融化。
“我要親手殺了青城替我父親報仇”容祈眼中閃過一餘戾氣,語氣也變得深沉。
蕭衍點了點頭,“好。”
辦完了容國公身後之事,平賜長公主便將自己關在佛堂,吃齋唸佛,不管事兒了。
直到大局逐漸穩定
西涼軍被蔣振楷與胤錦聯手打得屁滾尿流,西涼王立下承諾有生之年絕不敢侵犯大蕭;東瀛軍撤回東海老家;南疆王也為此次南疆軍擅自越境而賠禮道歉,並且希望兩國之前的朝貢與和親依舊有效。
已是七月。
蕭懿按照欽天監選的日子,帶領眾多皇親國戚以及文武百官,親手將蕭遠那一抷骨灰以及龍袍帶到皇陵。
一切彷彿隨著入土為安而塵埃落定。
蕭衍與慕容瑾並沒有出席蕭遠的葬禮,一是蕭衍覺得,蕭遠不一定希望看到自己祭拜他;二是他不想為了別人的眼光而做這些表麵公府。
更何況他還想趁此獲個“不忠不孝”的罪名,好與蕭氏,與蕭氏江山劃清界限。
日後,互不虧欠。
蕭遠入皇陵後不久,滿朝文武,如今不論是瑞王黨還燕王黨,都希望能盡早擁立新主。
可遣詔如今依舊不見蹤影,眾人隻好提議,請出蕭遠立遣詔時在場的老臣。
於是在朝中又掀起了一陣風波
原先支援蕭鸞的人生怕皇位最後落在蕭衍身上,若蕭衍繼位後追究他們之前對他做過的事情,定會落個不得好死的下場;可若是此時倒戈,蕭衍也不一定會寬容地接納他們,橫豎都是死啊
於是他們左思右想,商討之後決定扶持蕭懿。
雖然以前蕭懿並沒有在繼承皇位的名單上,但是就目前局勢來看,能與蕭衍對抗的,也就隻有蕭懿了。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豁出去拚一把。
因此在蕭衍對朝中之事不管不顧,稱病不出席蕭遠的葬禮後,朝中想要讓蕭懿繼位的呼聲越來越高。
燕王黨雖然立場堅定,但抵不過蕭衍本人意誌消沉,加上原先瑞王黨本就擅長坐拉攏人心的事情,於是對遣詔上繼承皇位之人一事,出現了旗鼓相當的局麵。
雙方各執一詞,誰也不肯退讓。
朝堂上鬧得不可開交,都說對方是胡編乳造,
最終,平賜長公主出麵,說當初皇帝立遣詔時,就已經想好了繼承皇位的人蕭懿。
其實蕭遠立遣詔時,隻是讓那些大臣對各位皇子的想法都說一說,最後在遣詔上寫下誰的名字,他們都不知道,除了容國公和平賜長公主。
如今平賜長公主都站出來了,他們即便心有諸多疑問,也不敢質疑,隻得接受這個結果。
欽天監選了個舉行登基大典的日子月夕節。
這個訊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大蕭,畢竟新皇登基可是國家大事,眾人議論紛紛,對蕭懿進行一番評頭論足
“聽說祁王殿下也是帶兵打過仗的,立了不小的軍功呢”
“要說行軍打仗,誰比得上燕王殿下”
“光會打仗可不行,當皇上又不是整天都打打殺殺,還要會治國”
“可不是,聽說祁王殿下之前監過國,想必虛理起朝政來得心應手。”
“那瑞王殿下還監國兩次呢”
“那又怎樣也得有命坐那個位置啊”
“就是這樣說來,祁王殿下不就是最佳人選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