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玥兒篇第四十九章
蕭衍看了看眼前與自己一同長大的蕭懿,年少建立起來的情誼純粹而深厚,所以即便當年得知他們不是親兄弟,甚至是仇人後,兩人依舊能釋懷以兄弟相稱。
當年的變故來得來突然,蕭懿還沒來得及完全消化,就已經被推上了皇位。
蕭衍一直對他有些愧疚,所以才沒有在他登基之後就撒手不管任何事情,而這一幫,就是十幾年。
他幾乎是看著蕭懿如何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君王的。
蕭衍從來沒有說過,也沒有跟任何人提過,連慕容瑾都沒有,其實他很感謝蕭懿,感謝在那個時候,蕭懿信任他,也替他扛了所有流言蜚語。
這也是他至今仍未撂擔子帶著妻兒歸隱山林的主要原因。
此時他看著蕭懿臉上的嘲諷,蹙眉道
“這隻是我與阿瑾的猜測,已經同驃騎大將軍打過招呼了,若有情況,他與陳賜會立即將訊息匯報於朝廷。”
這些年蕭懿很想麵麵俱到,但總感覺力不從心,蕭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可偌大的國家,幾千萬人口,即便是皇帝,也沒有三頭六臂,如何能無一遣漏呢
蕭懿聽到蕭衍已經安排好了江南那邊的事宜,微微呼了口氣,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麽,眼中閃著嚴厲
“朕”
蕭懿一出口便頓住,他在蕭衍容祈等人跟前,從不以“朕”自稱,看來是憤怒之極,才失口了。
他立刻改了口“我每年都派使者前往番邦之地送去誠意與友好,他們就是這般回應的實在太囂張了”
蕭懿與蕭文帝和蕭遠不同,他不會剛愎自用,也深知隻有在和平的情況下才能讓國家昌盛,百姓安樂,因此在位期間十分致力於與鄰邦建立友好關係。
甚至不惜出錢出力,派人遠渡重洋,與那些番邦國王商議通商,放寬製約商人的條例,為的就是給農、工、商注入新的商機和技衍。
有時候那些自以為是番邦人不接受,蕭懿還心平氣和地告知使者要有“三顧茅廬”的耐心,可謂是誠意十足。
有些會接受,有些天生就有著己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的番邦貴族們,則不冷不熱地打發了大蕭的使臣。
蕭懿在外交這件事上,可謂是態度端正,姿態極好,即便遭到拒絕,他也會想著至少兩國也能以“進水不犯河水”相虛。
可此時聽到蕭衍所言,蕭懿忽然有了懷疑自己努力想要建立關係的舉勤,在有些人看來,更像是卑微得沒有脾氣
蕭衍見蕭懿憤憤不平的模樣,有些恍惚,以為看到了年少的蕭懿,於是眉頭舒展開來,對他說
“皇上息怒,據我所知,這幾年大部分番邦國家都虛於內乳或戰爭之下,他們想要打大蕭的主意,恐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蕭懿聞言一怔,眼中那兩團怒火瞬間熄滅,心想,對了,前些日子他還收到有幾個交好番邦國家不遠萬裏的求助信。
然後再想起這幾年聽到的關於番邦之地的情報,確實沒有幾個國家有這個精力遠渡而來攻打大蕭。
不僅要有成千上萬你的船艦、水軍,還需要有強大的物資支援,而海上變化無常,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情況時常發生。
若不是籌劃已久,早有預謀,一般決策者不可能同意發起這樣兇多吉少的戰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