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複盤會終於沒有再用6隊做案例,但是被重點拿出來講的3隊,看起來倒很像是個6隊的反麵案例。他們團隊的混亂,台上徐翔鶴,台下何遇,兩個人看得一樣清楚明白。看著何遇躍躍欲試的模樣,隊友們都開始憂心忡忡。
“你是不是又想給敵人出謀劃策了?”周沫問。
“呃……複盤會,交流嘛……”何遇說著,隨即也就沒那麽活躍了。當然,其實也不太需要他來活躍。徐鶴翔隨即給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時,何遇聽得連連點頭,基本就是他想說的。
“講得好呀!”何遇跟著大家一起讚歎鼓掌,比昨天周進那場時的鼓掌賣力多了。對周進,他心底到底還是抗拒的。
複盤會隨後結束,選手各自散去。6隊五人這時間已經固定為第二天比賽的備戰會了。
“我去洗把臉,馬上過來。”樓道裏,何遇和幾位隊友招呼了一聲,先回了一趟自己房間。線下賽一天三場比賽,論比賽的密集,那遠不如線上賽一天20場那麽高頻。但是何遇卻一點都沒有覺得輕鬆。他有點感覺到青訓賽分成這兩部分的用意。
線上賽,就是進一步考察選手的個人實力,從300位高手中進一步篩選出80名高手中的高手。而線下賽,則是在營造職業比賽的氛圍。對選手的要求,也不再是隻是個人技術,而是會以職業選手為標準,看選手各方麵的素質是否符合了。
從第一天複盤,到第二天,再到今天,無論正麵如6隊,還是反麵像3隊,總在被提及的就是團隊。這顯然是職業圈特別在意的一項素質。而在這一點上,何遇很清楚6隊其實是占著便宜的。青訓賽有史以來,大概都從來沒有過像6隊這樣一隻磨合好的成熟團隊恰巧在線下賽組成一隊。
那麽假設,自己沒有師姐師兄還有莫羨這些夥伴,也如其他選手一樣從陌生人裏選出一隊,此時能在比賽形成這樣的碾壓之勢嗎?這一點恐怕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因為在線上賽時,何遇已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他依著賽程,每一次提前與隊友做溝通時,並不能說都十分順利。再到場上執行時,偏差也時有發生。不過相比之下,有溝通有思路的那總就比沒溝通隻當單人排位打得隊伍要優勢一些,再加上何遇設計的套路大多十分對路,這才勝率喜人。但這部分經曆已經讓何遇明白,建立一個十分良性的隊內溝通環境其實是件挺不容易的事,長期保持更難。
所以自己真是幸運啊,正好是跟一群小夥伴一起!
何遇一邊想著,一邊手捧著水龍頭裏流出的涼水朝臉上潑去,以此來振奮精神。
當當當。
正這時,房門被敲響。
“不說了馬上來嘛?”何遇在洗手間裏喊著,匆匆拿毛巾臉上胡亂抹了一下去開門,卻沒想到站在門外的竟然是刺蝟蜂。
“你好。”刺蝟蜂向何遇問好,模樣十分的局促不安。
“你好。有什麽事嗎?”何遇愣了下神後,趕緊回話。
“那個……方便嗎,想向你請教點問題。”刺蝟蜂說。
“啊?”何遇再次愣神,但心裏多少猜到刺蝟蜂想聊點啥,但是怎麽也沒想到,這個跟自己迄今為止隻在線上賽的比賽中相遇過,在線下卻連一句話都沒說過的人,居然直接這樣上門找上了自己。
“可以嗎?”刺蝟蜂的頭埋得有些低,看得出他其實是個害羞且盡量避免跟人打交道的主。會這樣主動找上門來與人交流,不知是下了多大的決心,鼓起了多少勇氣。這讓何遇實在無法說出一個“不”字。
心下正糾結,就聽樓道裏又一聲門響,何遇順聲看去,就見高歌從她的房間裏走出,正要朝周沫房間去,6隊每晚備戰都是在周沫房間進行。不過走沒兩步,就看到這邊門外站著的刺蝟蜂和正探頭看她的何遇。
師姐救我!
這話何遇沒喊出來,但他的眼神卻在明白無誤地流露著,高歌隨即走了過來。
“怎麽?”她問道。
“刺蝟蜂說有問題想向我請教。”何遇說。
“什麽問題?”高歌看向刺蝟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