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下水也是葷啊。
嬸子家的人每一個都勤快,養的雞鴨羊兔子多,還養了這麼多頭大肥豬。
不光自家人有肉有蛋吃,多的還能賣銀子。
而且各有各的分工,活分攤出去了不是很累,吃卻是大家一起吃,所以每天不累還能吃的很好。
想到自己家,範招弟雙眼暗了暗。
家裡阿奶最金貴,她是一點活不乾的,就連最簡單的打水洗臉以及洗腳水都不做。
分家後每天她都要替阿奶提前弄好,時間晚了、水燙了或涼了都得挨罵。
然後四個哥哥是男孩子,他們能傳香火也能下田乾活,很重要,平日裡做飯洗衣、打掃衛生、菜園子、打柴割草以及喂雞鴨鵝之類的瑣事他們都無需做。
爹爹更甚。
阿娘既要下田乾活還要做飯,雜活也是不做的。
她一個人,每天即使再怎麼忙,能做的也有限。
家裡一年到頭吃的肉,還沒有嬸子一天燒的肉多,可是嬸子家依然沒有吃窮,甚至日子越過越好。
也許,吃是吃不窮的,隻有懶惰才會窮....
範進黑潤雙眼朝水清看了過來,水清立馬會意,兩人出門。
四下無人,範進輕聲說道:“雨停了,山上的菇子應該出來了不少,咱們沒法用糧食換,可以用豬肉換,你覺得如何?”
菇子他們能賣到商城,一斤菇子能在商城買十多斤豬肉,留著後麵慢慢吃更劃算。
而相比菇子,村子上人更愛豬肉,他們換了豬肉回去也能補身體。
村子上人體質好了,後麵無論水患還是兵亂,對自家來說都有益。
水清想到過這個,但家裡現在不是有爹娘在麼。
她朝屋子使眼色,同樣低聲問:“爹娘那兒怎麼說?”
之前換大米還能把白家拉出來當擋箭牌,如今洪水封路,用豬肉換菇子沒法用呀。
範進沉吟,過了一會小心翼翼的詢問:“說子謙的爹娘喜愛吃這種菇子,咱們換回來曬乾存儲起來給他們留著,行嗎?”
水清:....咋不行呢?太行了!
怪不得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果然主意就多~
等水清返回屋子時,直接宣布明日殺豬。
幾個小的張了張嘴,驚喜大於驚嚇。
胡母連忙問原因。
水清把剛才範進說的理由說了一遍。
同時感慨:白家真是好用,不管啥事都能把白家的招牌拿出來用用。
一聽是白滿善和李湖玉愛吃,胡母立即不說話了。
彆人不知道,她卻是知道的,子謙的爹娘給了女兒好多銀兩,說是報答對子謙的救命之恩,但也委實太多了。
他們是富貴人家,什麼好東西沒吃過?
倘若女兒送豬肉給他們,他們不一定看得中,但是愛吃菇子的話,倒是可以多多的存儲送他們。
白子謙在一旁感動的無以複加!
水清看向範江,吩咐:“大江,你去老村長家說下,明日咱們家殺豬,四斤菇子換一斤肥肉,三斤菇子換一斤瘦肉,有願意來換的過來就成。”
之前換大米明顯高於府城的市場行情,那是因為大米從商城買,大米便宜可以多買,又隻有她和範進兩個人知曉,添補一下也沒啥。
可如今這一頭豬多少斤,她爹能精確到兩!
沒法添補,當然沒法按照大米的來。
此一時彼一時,做生意也得隨時變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