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駕著牛車,兩人來到府城最大的藥鋪仁濟堂。
不同於村子上的漢子們隻買東西,他們還賣東西。
範進之前來賣過何首烏,怕掌櫃的認出來沒進去,讓丁和禮一個人進去談價格——他是專業賣藥草的,仁濟堂的必定糊弄不了他。
藥鋪夥計看清丁和禮後,一溜小跑進了內室喊掌櫃的。
沒一會,秦掌櫃笑嗬嗬的迎了出來,“丁兄,好些日子沒來了,這次有什麼好貨?”
丁和禮指著大堂地上擺放的東西,笑著道:“前些日子暴雨出不來,這不雨一停上山發現了這些,洪水還沒退乾淨就想著給你送過來;
如今得這些不容易,你可不能壓價。”
“壓誰的價也不會壓丁兄你的!”秦掌櫃擺擺手,蹲下看丁和禮腳邊的東西。
三捆像枯枝樹根一樣的東西,用稻草綁的緊緊的,上麵簡單刷洗了一遍,便於保存也沒有泥巴壓秤。
“這是新鮮的山藥啊!難得,極為難得!”
山藥藥效不是很明顯,但勝在能做的點心多,作為日常調理食用,最受那些大戶人家的老爺夫人小姐們喜愛。
而新鮮的山藥更是可遇不可求,一是野外少,二是認識的人少。
仁濟堂有專門供應的大戶人家,每每得了可以新鮮食用的好藥材,首先送去府上供優先挑選。
秦掌櫃遲疑開口定價:“放在以往這個品相賣一百五六十文一斤不成問題,今日我隻能出一百一十文一斤,還望丁兄理解。”
“這藥材畢竟不比糧食,尤其這種藥膳食材,一斤能買十多斤大米或者白麵。”
新鮮的不能存放,水患過後也不知道那些老爺夫人們有沒縮減開支。
要是縮減開支不買這些藥膳的話,賣不出去隻能自己炮製成山藥乾,雖說也不會虧的血本無歸,但終究擔風險。
丁和禮來之前已經做好準備。
他們兩家商議的是,高於九十文就賣,太低的話做成山藥片即可。
秦掌櫃說的是實情,給的一百一十文已經超出了心裡底價,所以沒多說點頭同意。
秦掌櫃見丁和禮同意,方才伸手打開旁邊的麻袋,見裡麵是雪白乾淨的山藥片,品相極佳。
他毫不掩飾的誇讚:“這山藥片看著真喜人!丁兄炮製藥材的手藝無人能及,咱們藥鋪都比不上!”
丁和禮拱手,謙虛道:“哪裡哪裡。”
秦掌櫃看著賣相極好的山藥片,咬了咬牙問:“山藥片按照四百文二十文一斤如何?”
廣寧府要是實在賣不出去的話,這麼好品相的山藥乾他就運往總鋪。
丁和禮知曉這是按以往的價給的,而不是水患後,感激道:“成。”
候在一旁的藥鋪夥計連忙稱重報價。
新鮮山藥一百一十文一斤,帶了三十斤過來,三兩三錢;
山藥乾大半麻袋,乾的不重稱,大半麻袋不到四十斤,十六兩一錢。
丁家是炮製好的藥材三七分賬,山藥弄起來簡單,丁家本不願拿三成,但水清和範進說有難的就有簡單的,既然說好了,那不管簡單還是難都按三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