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還是下周再去吧。”裴瓊芳笑著搖頭拒絕,“房子又不會長腿跑了,難得放一天的假,還有明珠也沒看到房子。”
李愛花連忙改口,這房主的妹妹都沒看到房子呢,兒媳婦說的對,她現在急著看什麼房子?
“下周再去,到時候喊上明珠一起。”顧葑笑著說。
“我今天在電影院附近看到有人賣鹵豬蹄,特地帶了一些回來,今晚上吃這個。”
不光是黑市裡有人嗅到了改革的春風,這做食物的也有人察覺到了春風襲來,悄悄地開始做一些小生意了。
隨著國家的安定,不再有大的戰爭,人民群眾對衣食住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都不想餓肚子了,冒著風險,畏畏縮縮地站在了春風裡,想要讓肚子填飽。有那麼一批人幸運地站在風口裡起飛。
·
周日晚上的這頓飯吃的就是嶽父顧葑帶回來的烤豬蹄,烤豬蹄的皮處理得很乾淨,沒有一丁點的毛茬。
皮甚至應該奢侈地炸過,出現了褶皺的虎皮紋,軟爛到裡麵的肉筋輕輕一抿都要融化掉。
顧子深作為十幾歲的少年人,新陳代謝是巔峰時候,一個人就乾掉了一整個豬蹄,他表示還能再吃三個。
“好吃,爸,你下次再買點。”
“這次買到是巧合了,是個大娘拉著保溫桶在賣,”顧葑說,“小傅和玉惜要是去看電影,也可以去撞一下運氣。不一定能買到。”
在顧家待到了六點,夫妻兩人就出了門去乘坐公交車。
“下周還是這樣。”傅明彥說道。
“好。”
傅明彥見著顧玉惜下了車,繼續乘坐公交車回學校。
手中拎著一台錄音機到晚點名的教室,不少人都圍了過來。
“這就是團支書你墊資買的錄音機啊。”
“對啊。”傅明彥笑了笑,“運氣比較好,我嶽父家裡就有錄音機票,過去一買就買到了。”
等到開完了會,傅明彥拎著嶄新的錄音機到了台上。
傅明彥又拿出從謝老師那裡要來的磁帶,今天晚上就開始了學習。
“&bp;&bp;e&bp;frOm&bp;Cha……”謝老師用英文念了一段對話以後,開始仔細講解一段話應該如何輕讀和重讀。
大教室的門被輕輕敲了一下,傅明彥被喊了出去。
傅明彥見著來者笑了起來,“劉老師。”
來者正是寫下了《班主任》,開創了傷痕文學先河的劉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