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鋒苦笑著道:“前途無量我倒是沒想過,我劉文鋒出川抗日,是為了保家衛國,而不是功名利祿。”
他歎道:“就是可惜了我那幫弟兄們了,七千子弟兵,隨我出川抗日,這才第一仗,便隻剩八百人了,我這個旅長,甚至於……甚至於給他們立墳都做不到……”
想想雪花山上,目前還曝屍荒野的351旅將士們,劉文鋒的心中便很不是滋味。
雖然他知道,就算是他按照原計劃繼續向著淞滬進發,投入淞滬戰場,其結果也必然好不到哪裡去,甚至有可能比之現在還要糟糕。
鄧錫侯伸手搭在劉文鋒的肩膀上:“他們都是好樣的,你也是好樣的!”
“第一仗,就打出了我們川軍的決心和氣勢!”
“你放心,川省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全國百姓也不會忘記他們!”
“351旅也不會垮,損失的兵源,我會立馬給你補充。”
劉文鋒不再多言,雖然心中悲痛,但過於的多愁善感,不是什麼好事。
死去的戰士值得緬懷,值得紀念,但也不該時時刻刻都想著他們。
畢竟死了的人已經死了,活著的人還得繼續。
人死不能複生,他們這些活著的人,能做的,僅有儘量讓那些英勇的死者的死亡不白費而已。
他隻是在心中暗暗的發誓,再也不會讓自己麾下的弟兄們,用血肉之軀去衝敵人的坦克了!
讓自己手底下的每一個弟兄全都活下來,他做不到,甚至於他自己都不確定自己能活多久。
他能做的,也僅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減少部隊的傷亡,提供一些尖端裝備,僅此而已。
很快,又有幾人走進客廳之中。
見人到的差不多了,孫司令方才招呼眾人坐下,商討接下來的陽泉防禦事宜。
孫司令和黃副司令,在他們過來之前,便已然做好了布置。
鄧錫侯雖然和孫司令平級,但指揮權卻並不在鄧錫侯的手中。
他有提出意見的權利,但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孫司令的手中。
孫司令和黃副司令的排兵布陣沒有問題,都是很常規,很專業的防禦戰排兵布陣以及打法。
眾人對此,都沒有任何的異議。
反倒是劉文鋒卻認為,有的時候沒有問題,反而就是最大的問題。
太過專業,太過常規,挑不出來一點毛病,對付同級彆的對手,的確是沒問題。
可惜的是,鬼子和他們並非是同級彆的對手。
這樣的打法……在劉文鋒看來,就有大問題了。
堅守幾天時間,也許還沒什麼問題,但絕對撐不了太久。
這時,38⑥旅旅長站了起來,說道:“孫司令,關於貴軍的排兵布陣,我沒有異議。”
“隻是我認為,一味的按照常規的防禦戰打法,沒有毛病,但卻不夠好。”
“我覺得除了一味的按照常規的防禦戰打法之外,還可以采取遊擊戰的打法。”
“沿著正太路,層層設伏,三人一組,五人一群,飄忽不定的打擊敵人,對敵人進行襲擾。”
“這種打法,主要以襲擾拖延為目的。敵人越晚到陽泉,我軍便可守住陽泉越長的時間,效果絕對比一味的固守要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