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寧書能感覺到,京城的鋪子的那些掌櫃們和姑蘇還是有點不同的。
姑蘇那邊,夫人小姐們去逛鋪子的話,都會提前讓管家去說,然後到了之後就到專門的房間裡去挑東西。
京城這邊呢……
夫人小姐們出來逛鋪子那是常有的事情。
除非夫人小姐們自己有要求,其他的時候大家都在外櫃外選東西。
姐妹三人都選了一些東西。
選完之後,姐妹三人繼續在街上閒逛著。
“那邊是點心鋪子,他家的點心好吃,特彆是桂花糕和茯苓糕,每天做出來都不夠賣的。
祖母愛吃他家的糕點,每天管家都是早早的就派了小廝來排隊。”
“那邊是陶記的肉食鋪子。
他家的鹵味做得好,燒雞也好吃,父親愛吃他家的燒雞,平時小廝也是來他家買。”
“那邊是胭脂鋪子的脂粉賣的最好。
差點忘了說了,那是從揚州過來的一個人開的。
她做脂粉的手藝是一絕,家裡祖上三代都是做這個營生的,到了她這一輩就她一個女兒。
後來在夫家過的不好之後,她就和夫家和離了,自己跑到京城來開了這麼一間胭脂鋪子。
往來於京城各個勳貴家,是京城有名的女東家呢!”葉秀書給葉寧書細細介紹。
葉寧書一愣。
“她一個人跑來京城開鋪子?”
“是啊!這沒什麼啊!要不然她還要留在揚州嗎?
哎,你看到沒有,就是那個給客人介紹胭脂的那個女子。”葉秀書示意葉寧書看向胭脂鋪子裡麵。
葉寧書側首一看,一個看起來三十多歲的女子正笑著給兩個進鋪子買胭脂的介紹著手上的胭脂。
她落落大方,一臉真誠的笑……
“京城的女掌櫃,女東家不少。
開始的時候大家也許還有點意外或者說會議論上兩句。
現在大家都看習慣了,很多時候,女掌櫃,女東家的生意做的比一些男人還好……
二姐姐,你在看什麼?”葉秀書順著葉寧書的目光看了過去。
隻見在前麵不遠處靠街的一處角落裡,一個年輕的頭上包著帕子的女子正在用心包著餛飩。
她沒有固定的鋪子,隻有一個餛飩攤子,旁邊擺著兩張小方桌和八個小木凳。
一個大的油傘撐在那裡。
女子的身後是一輛老舊的板車,應該是拉這些桌椅板凳用的。
女子在那安靜的包著餛飩,她身側還有一個五十來歲的老媽媽在燒著火。
另外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安靜的坐在板車那邊看書。
隻要一有客人來了,這倆孩子立刻就跑過去招呼了。
“大叔吃什麼餛飩,有豬肉餡的,還有素的茴香餡的。”
然後倆孩子就給客人拿凳子。
那個女子包餛飩,下餛飩,老太太在那幫著燒火,等餛飩好了之後就把餛飩給客人端過去。
客人吃完了她就把碗筷收了洗了……
一家人配合的很好。
見葉寧書看著那一家子,葉秀書小聲解釋了一下。
“那是婆媳倆,那個老媽媽的兒子在兩年前掉河裡淹死了。
留下了妻子,兩個孩子和一個親娘。
他的妻子就帶著婆婆還有兩個孩子一起生活。
雖然說家裡有兩畝薄田,但她想著手上有點活動銀錢就更好了,這才出來賣餛飩的。”
“她婆婆……也是支持的?”葉寧書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