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也沒多少頁,剛好卡著9頁。
方年甚至有閒心想,最後一頁是不是謝謝大家?
“在這次內測中,我們發現了‘女媧’係統的許多不足之處,也驗證了‘女媧’的優秀;
在這次融資之前,我跟方總就‘女媧’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包括但不限於將‘女媧’有限開放,加速發展;
的確,至今為止,我們自主研發的手機操作係統並不能安裝任何市麵上已有的軟件,但我們已經開始了自行建造;
……”
這次,雷軍講的時間稍微被拉長了一些些。
連第二頁PPT都講完了。
主要是向在座的投資人全麵介紹‘女媧’的發展情況,未來方向,商業價值。
包括一些小細節。
還是戴強先開口:“早就聽聞方總目光卓絕,不過按照雷總的說法,‘女媧’的靈魂設計師是方總?”
“確實是這樣。”雷軍微笑道,“方總改變了我創立小米的初衷。”
“……”
林林總總的問題,又是十幾分鐘過去。
投資人的角度確實很刁鑽。
比針對當康遊戲時要刁鑽許多倍。
究其原因,隻有一個,不信任國產,尤其是不信任國產自主研發的可靠性。
舉個例子。
如果小米按照原來的發展軌跡,直接基於安卓深度定製UI。
這次融資麵對的問題不會有這麼多。
而且這還不是說大家認同了方年提出來的2億美元估值。
現在隻是正常融資流程罷了。
說完了‘女媧’的下一步發展與商業計劃後,雷軍鄭重其辭道。
“早在開發‘女媧’之前,我跟方總就已經探討過小米未來的主要發展模式;
首先,小米的發展方向是互聯網企業;
依托於‘女媧’操作係統為核心,進軍智能手機製造領域,製作出令用戶心動的國產手機產品。”
“從‘女媧’發布開始,小米就遵循互聯網企業發展,依托互聯網與用戶建立垂直聯係;
這種模式將會複製到手機的製作、發行、銷售上。”
“……”
這次,在座的投資人幾乎都沒怎麼開口。
雷軍也基本講完了小米的未來部分藍圖,包括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包括核心商業模式。
這次最先開口的是過宏:“雷總,你所說的依托於互聯網建立垂直聯係,是不是類似於電商模式?”
“對。”
“……”
“先係統、再軟件、後硬件,這個商業計劃流程我是很認同的,但也有些疑惑點……
既然是互聯網企業,如何確定做出來的手機足夠優秀;
尤其是目前國產手機整體均價不足700元……”
“……”
“是,我們都知道美利堅的蘋果又發布了一款劃時代的智能手機產品,但小米的起步有些晚了吧……”
“……”
最後沈尼爾開口說道:“我對小米的商業模式很感興趣,也很喜歡‘女媧’這個名字,拋開方總所說的2億美元估值不談,我有個問題想問問方總。”
“你是怎麼說服雷總改變創業初衷,從零開始造一個全新的係統;
要知道現在是互聯網飛速發展時期,從雷總的描述中我能感覺到,‘女媧’還是一款不很成熟的係統;
在這個上麵顯然會浪費許多時間,為什麼不選擇開源的安卓係統;
畢竟重新造輪子費事費力不討好,而且安卓是完全免費的,既不用買也不用租。”
沈尼爾的疑惑直指小米發展的核心重點。
為什麼要重新去造輪子。
為什麼不選擇現有的東西。
過去幾十年的經曆,早就證明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是最快速有效且有利的發展方式。
小米明明想要成為一家互聯網企業,卻偏偏在‘本末倒置’!
這個問題,沈尼爾是直接拋給方年的。
當沈尼爾說完之後,在場所有人都望向了方年,包括雷軍。
見狀,方年麵色冷靜,簡單而有力的回答道:“沈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誠然,發明了計算機的美利堅已經有了完善的體係,我們好像沒必要自己重新造;
安卓是穀歌的,穀歌是一家商業公司,與其在發展壯大後,麵臨被強製收取授權費用的可能,不如從一開始就擺脫這種可能。”
“……”
方年的話語落下後,在場眾人麵色各有變化。
劉芹、鄺平這兩個熟人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戴強他們幾個則是各有不同。
有人不以為意,甚至當場表態:“方總,你這是過於悲觀的擔憂。”
方年笑而不語。
他能理解在座眾人的反應。
因為大家都沒經曆過後來的各種爭端,沒見過美利堅用無數事實證明的‘道理’。
甚至說出不能用含有美利堅技術的配件這種荒謬言論……
但方年依然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這種想法。
上世紀時,中國麵臨當時的核威脅、敲詐;
如果當時不是抱著‘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念頭,如果真按照北方老大哥的提議搞小當量的,又怎麼會有那麼璀璨的大蘑菇雲。
而現在,2010年時,無論是iOS還是安卓,都未完全完成自己的生態建設,這是最好也有最有可能的機會。
甚至往後每一天,都會感謝在今天之前所謂‘浪費’過的每一秒時間。
‘接下來該是討價還價了。’
在心裡咕噥一句,方年麵色卻依舊平靜。
此時忽然有人道:“我投了!”
======
破碗求訂閱月票,書友圈14.5w加更,四更1萬5千字送上~
PS:這章標題算得上是第三卷的核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