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碗求訂閱月票.
………………
上午還是晴空萬裡,下午便雲層密布。
臨近清明,申城也將迎來雨晴天。
陰晴不定的天色將連續數日。
三點十分,方年準時趕到了明珠小學校門口。
接方歆小朋友稍微費了些許的周折。
這些日子以來,幾乎都是林鳳女士或者偶有一兩次陸薇語去接的。
方年尚是第一次。
並且,四年一班的班主任並不健忘,她並未忘記方歆小朋友入學時享受的超乎尋常的待遇。
無論何時總會多一分關注。
方年與方歆小朋友的共同解釋確認,再與林鳳女士電話確認,才把方歆小朋友交給方年。
這讓方年對這個應是剛三十的年輕女班主任好感倍增。
無論對方是因為什麼原因,總歸方歆是享受到了隱形的關照。
“方歆,謝謝老師。”
臨走前,方年特地讓方歆表示了感謝。
這麼一折騰,方年成了四年一班最後一個接走孩子的家長。
也讓本身對方歆家庭背景頗為好奇的女班主任多看到了些東西。
比如,在方年離開後,一直好像是不起眼的吸煙路人也忽然不露聲色的跟著消失了……
“……”
“今天作業多嗎?”邊啟車,方年邊問。
方歆兩側眉毛完全上抬,有片刻的思索,才回答:“比昨天少一點,應該有三個小時就能做完。”
方年征求著方歆的意見:“那晚上讓你小語姐姐給你輔導行不行,我帶你去楊浦那邊。”
“好。”方歆欣然點頭。
她的小腦袋還是能想明白的。
作業雖然多,但總是能做完的。
玩……
就不一定了。
今天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明天補回來的都不算。
於是,方歆小朋友嘰嘰喳喳起來。
“去楊浦做什麼呀。”
“今天是1號,得去辦公室看看。”
“哦,是以前那個小小的嗎?”
“不是,換了個大一點的地方,到了你就知道了。”
“小語姐姐會在嗎?”
“她也要過去的。”
“哦。”
“……”
“媽媽要回去幾天啊?”
“六天。”
“哇,這麼久!”
方歆隻知道林鳳要回家,不知道回去多久,這一聽到,立馬驚呼起來。
滿臉都寫上了豔羨兩個字。
方年笑著安慰:“你明天再上一天課,也能放三天假。”
“對啊。”方歆又開心起來了。
“……”
雖然經常見到方年,但方歆也有一段時間沒單獨長時間跟方年在一起了。
嘰嘰喳喳說了不少話。
主要是學校裡的種種經曆。
當然不免還是要說到對學校的觀感,對各科老師的看法。
總體來說,方歆小朋友比較喜歡英語老師,因為作業較少。
方年也關心了幾句。
比如在學校有沒有玩得好的朋友啊。
怎麼怎麼樣的。
方歆說跟班長同桌的關係還不錯,說起時,還帶著些許的遺憾,因為沒住在一個院子裡。
比起來,方歆在申城上小學比在向陽上小學在交友方麵更有利一些。
準確的說是沒那麼孤獨。
同樣是村級單位,但像是向陽這樣的自然村,幅員可謂遼闊。
向陽小學是覆蓋向陽及鄰近三個自然村落的小學,然而即便是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年級的總人數依舊逐漸遞減。
再具體到茅壩,包括方歆在內隻有三個人在向陽小學讀書,其他兩人高了兩個年級,幾乎沒有一起上學過。
從茅壩到向陽小學的路程大約是2300米左右。
出了茅壩之後,沿途有較長一段的田野。
這幾年方歆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上下學,回家以後也基本沒有玩伴。
其實對於一個兒童來說,是有孤獨感的。
現在來了申城,雖然大多數同學是定點由家長接送,但同一個院子裡也有同班同學,上下學的距離更是縮短到了一千米以內。
依舊是走路上學,但林鳳女士會送著去,而且多數時候是有其他同齡同伴的。
雖然將來方歆還是會再次獨自上學,但沿途都是居民樓小巷子,起碼能跟同一個院子的人混成個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個看起來隻是方歆上學的小問題,拎出來細說還有點矯情。
實際上是時代飛速發展大洪流下的一個具體的農村縮影。
如果不是方年有了能力,他也隻能眼睜睜看著方歆在童年、青少年的整個求學生涯中,一直這麼孤零零的自己度過。
畢竟方年那會上學可不這樣,光是老方家就有好幾個在向陽上學的。
人。
是群居動物。
孩提時期心思不成熟,距離享受孤獨的境界可差著無數年的成長經曆。
…………
到楊浦時,四平路有點堵車,方年繞了一下,從國定路往邯鄲路轉過去。
還沒往邯鄲路拐,副駕駛上的方歆忽然指著正前方喊了起來。
“哥哥~哥哥~小語姐姐她們在對麵。”
方年順勢看了眼,就看到了十字路口對麵的拐角站著的好幾個人,都是熟麵孔。
方年眼疾手快飛快打了把方向盤,順著邊上的口子開了進去。
邊上是建行的營業廳,還有三個空停車位。
停車費那當然是小意思,方年同學也好奇怎麼有那麼老些熟人在。
下車之後,方歆下意識的吸吸鼻子,天還有點冷。
主動牽著方年手,一鴨一鴨悠飛快的顛兒顛兒晃到了對麵。
這越是走近,方年才分辨出來全是熟人。
有上午在機場見到的李子鏡跟曾幼,還有陸薇語、溫葉、穀雨。
也有幾個沒見過的路人,看起來像是複旦的學生。
遠遠的看,圍成了一團。
沒等湊近,方歆先喊了句:“小語姐姐~”
“咦~小歆。”陸薇語回頭看到方歆跟方年,眨了下眼睛,有些意外,“你們怎麼在這裡?”
方年邊走進邊回答:“堵車,打算從這邊繞一下,方歆看到了你,就下車過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