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前沿學術的介入,張學君也在長光所內部進行了一定量的研究推動。
以至於從去年下半年前沿學術啟動兩支學術投資基金後,一共往長光所投資了完整投資額將高達1.4億的資金。
主要是集中在比如焦光學係統、極紫外光產生係統等細分領域的推動。
按照總計20億的完整投資額來說,比例相當高。
隻不過依舊隻是個廣撒網。
能不能多斂魚,得看命。
基礎科學就是這麼操蛋,能不能搞點成果出來,有時候看命。
當然……
金錢始終是個好東西,能一定程度上補救命中有缺。
“……具體就是這麼個情況,長春地方主動給了一定支持,會推動三地聯合,不過他們有一點期待。”
說到這裡,關秋荷略作停頓。
“他們希望我們能加速趕在7月1日當天開業。”
聞言,方年問了句:“來得及?”
關秋荷回答:“如果按照一般形式,當然來得及,就是不能像饕餮那樣在開業之前就深入進行了產研聚合。”
“如果東北三省高校明確表示願意與實驗室進行深入合作,開業時間不是問題。”方年簡單道。
關秋荷點點頭:“這個應該不成問題。”
“……”
…………
…………
中午,方年總算不是孤零零一人吃午飯。
多了個關秋荷。
多個人吃飯,方年就沒那麼趕,偶爾會有點毛病,比如邊吃飯邊玩手機。
前沿與三星電子達成合作的消息已經在網上傳遍了。
當然……
溫葉在簽約記者會上公布的女媧MindOS用戶數據也一樣傳遍了網絡。
這一兩個小時過去,早就有了許多的言論。
方年刷了刷微博。
看到不少人的關注點不在合作上,而是女媧MindOS的用戶數量破億上。
“終於破億了!牛逼!”
“女媧實驗室終於拿起來了,這麼快就用戶數量破億,真不容易!”
“好事!”
“比起來女媧的那個DeskOS就有點不爭氣了,怎麼這麼久過去,還是0.1beta版,還是不對公眾開放?”
“也沒聽說神舟跟女媧實驗室的合作下文了。”
“……”
MindOS這麼拔尖,同屬女媧實驗室旗下的女媧DeskOS自然就會被提到。
不爭氣是真的。
內部是隨時可以退出0.2版本,但還是那句話,依賴於其它係統的必要組件。
雖然前沿上層還沒騰出手來直接推動。
但女媧實驗室內部是有在努力的。
隻不過收效勝微。
雖然國外有一些開發人員很看好DeskOS,也做了適配應用。
但……
Intel、AMD、NVIDIA這幾家大廠一直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看樣子應該是暫時沒有意向進行驅動適配。
這件事情方年是不打算著急乾涉,交給前沿科學自己努力。
考慮到當下的國家貿易環境,應該是有一定機會達成的。
前提是,DeskOS成長起來。
但這算是一個悖論。
因為沒有相應適配,所以DeskOS不能推出公眾版本,因為沒有公眾版本,所以大廠不會適配……
微博畢竟是偏向於娛樂性質的社交媒體。
關注點不太一樣。
再加上‘持鍵’都轉移了陣地,就更傾向於娛樂性質了。
所以,方年很快點開了逼乎。
果然……
逼乎上的關注焦點就不單是‘破億’這個新聞。
焦點提問是:
如何看待三星電子尋求與前沿就女媧MindOS展開合作一事?女媧MindOS用戶群總量破億是否意味著女媧MindOS將進一步取代完全開源的安卓?
問題描述裡麵詳細的表明了提問者的疑惑。
比如女媧MindOS到底有什麼魔力,憑什麼能讓三星這麼大的品牌找上門來。
比如女媧這種模式會不會成為發展桎梏。
比如女媧將來會不會也開源?
方年看了看最高讚的長文回答。
“據不完全統計,三星在海外市場表現還不錯的Galaxy係列,在國內銷量相對慘淡;
就國內市場而言,女媧MindOS的使用用戶數量應該是明顯超過iOS以及安卓的,當然跟現存的塞班係列沒法比;
不過iOS閉源且完全不對外合作;
諾基亞已經在今年年初宣布放棄塞班與MeeGo,完全擁抱微軟的WP,並參與WP研發工作;
穀歌在今年1月份稱每日的安卓設備新用戶數量達到了30萬部,並且因為女媧帶來的威脅,加速了版本迭代,可即便如此,安卓最新跨越式升級的4.0版本,在用戶體驗上表現欠佳,不及iOS,更彆提MindOS;
根據數據顯示,MindOS於2月3日用戶數量突破1千萬至今天6月18日突破1億,用戶數量平均每天新增66萬多,且MindOS設備出貨量不足2000萬;
可以肯定的是,有大量原先的安卓設備用戶轉刷了MindOS。
……
綜上,哪怕隻是出於市場因素,三星有什麼理由不主動尋求與前沿的合作?
更具體一點,在中國市場,MindOS已經成為手機係統市場的標準規則!
三星主動合作是明智的選擇,而且我相信合作條款絕對會有不對等內容,至少假如我是前沿高層,我會提高授權費用!
可以這麼說,中國市場內,MindOS是所有有誌於發展智能手機業務且沒有自研手機係統的所有廠商的唯一選擇!
請注意:是唯一!
……
據可靠消息,女媧MindOS是有限開源係統,對手機廠商來說,應該算是有兩個開源等級,一是小米、魅族、菊廠等幾家廠商,可以進行深入定製;
二是三星這類客戶,隻能在原生係統上進行簡單的模塊添加;
處於iOS和安卓之間的一種中性模式,我個人很看好這種模式,開放但不完全開放,很符合移動互聯網。
……
我個人認為,不存在誰取代誰,就像豆花的甜鹹一樣,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