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號,周日。
晴。
驕陽從東而起。
申城難得從臉麵的陰雲天氣中露出大太陽,大街小巷都有種清新的樣子。
雙調色的邁巴赫平穩行駛在車流中。
很快越過浦江,抵達浦西某處小宅院。
已然有不少奔馳之類的商務轎車停在宅院配套的露天停車場裡。
從車上下來,方年習慣性的理了理衣服,在沈尼爾和雷軍的迎接下,走進宅院。
“……”
起初是不能免俗的寒暄。
影響力俱樂部成立至今,這是第二次全體會議。
就以方年來說,這中間他就沒完全見過這老些合作夥伴。
“……”
寒暄中,也免不了會提到前沿。
雖然表麵上很多吃瓜網民正在熱議前沿這啊那的排麵,這裡那裡的合作;
但在座的在國內金融資本行業都算是巨頭,各有各的資訊來源,很清楚表麵之下的暗流湧動。
“方總,如果前沿有需要,一定記得言語一聲。”
“對,我們這麼老些人,總不能被人小看了去。”
“不看僧麵看佛麵,沒這麼玩的。”
“……”
方年笑笑,一一附和:“我代表前沿謝謝各位老總的關照,有需要一定言語。”
場麵上的漂亮話,誰不會說。
像是沈尼爾跟雷軍等人就沒開口。
也不是完全不可信,但絕對不可全信。
方年自是分得清楚。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表麵下的暗流湧動,對在座的人來說,已經等於是擺明車馬。
苗為傍晚跟方年通話已經是這周一的事情了,這整一周的時間足以發生太多的改變……
“……”
見方年無意談論前沿相關的事務,大家也識趣的轉移了話題。
再度說笑寒暄了幾句,沈尼爾招呼了起來。
很快,
會議便正式開始。
二十五家俱樂部成員公司的代表分彆落座,約莫有六十人,會場以課桌式布局。
雖然有些成員公司來了兩三人。
但能坐上主席台坐席的,依舊是六個人。
方年、沈尼爾、靳海滔、雷軍、周全、李朝輝。
沈尼爾主持會議。
流程很清晰,但也有些不能免俗的環節。
比如……
先是對俱樂部既往工作的總結。
由常務副會長靳海滔代表報告。
“……俱樂部成立至今運營狀況良好……”
“至今為止,盈利情況可觀,紮根中國,奠定了良好的影響基礎,可謂名副其實。”
“……”
“謝謝各位對俱樂部的付出。”
“……”
“最後,我代表俱樂部全體成員,感謝方年方總對俱樂部作出的卓越貢獻!”
“……”
靳海滔很習慣這樣的場麵,洋洋灑灑說了足有一刻鐘。
對俱樂部僅有的兩次投資案例取得的成績概括得非常到位。
當然,也免不了一些官話套話。
在說完最後一句話後,會場響起了極其熱烈的掌聲。
坐在主席台最外麵座位上,麵相極其年輕的方年方總,坦然收受了大家的感謝。
影響力俱樂部現在正經也在業內混出了偌大的名聲。
坊間有人戲稱影響力俱樂部是:一念風雲起,一念動天下,一念止山雨。
這都是因為一期、二期的人為小風口投資所帶來的額外影響。
還不包括基金收益。
換言之,影響力俱樂部能有現在這樣的名聲,這樣的成績,還沒有被同行集體排斥,也沒有被針對等等……
起碼有一多半是方年的功勞。
雖然方總是完全的甩手掌櫃,但到方總這地步,商業運營早就隻需要靠腦子就行。
…………
第一個大環節基本都是總結性的內容。
包括但不限於靳海滔作的彙總報告。
雖然在座眾人都對俱樂部基金運營狀況有個基本了解,但聽著這一串串數字,仍然免不了高興,乃至興奮。
雖然今天不是分錢大會。
但這些畢竟是跟大家息息相關,往後總是能拿到手的。
在大家都高高興興時,第二個環節開始了。
這次是輪到了沈尼爾起頭。
沈尼爾不緊不慢的打開自己身前桌台上的一份文件夾,朗聲開口:“各位上午好。
……
一期、二期取得了極其罕見的成功,並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上層的認同;
……
經過充分的考量,我認為應該對一二期的投資進行一次閉環投資。”
“……”
“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影響力基金的運營形式與眾不同;
在我看來,繼續複製一、二期的成功並不困難,但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和額外的風險性。”
“……”
沈尼爾的聲音通過話筒與喇叭清晰的傳達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裡。
這跟之前的環節完全不同,關係到每個人的利益,會場都變得安靜了許多。
沈尼爾話裡話外的意思也表達得非常清晰。
重點就幾個字:啟動新的投資。
以及:關注額外風險。
在座的都帶了腦子來,知道額外風險是什麼。
從資本誕生以來,對資本的形容向來都是血腥、殘酷、無情、惡毒、自私等等詞彙;
更從未缺少過抨擊。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沒錯。
尤其是在不同的環境下,抨擊的力度也會不一樣。
雖然有些吆喝著資本惡毒、割韭菜,分析資本這樣那樣的人,內裡比誰都渴望成為他們嘴裡最惡毒的那波可無限剝削的資本……
而對影響力基金來說,額外的風險就源於當前環境下的類監管規則。
這也是方年方總對影響力基金最大的貢獻。
在實現資本獲益的過程中,巧妙的以商業手段推動了行業的積極發展,平衡了多方利益,達成了共贏局麵。
但在座眾人誰都不是傻子,一二期的成功不可能被無限複製。
也不是不可以有三四期,但終歸是需要有個閉環來進一步平衡多方利益,再一次共贏,以商業手段體現企業社會責任。
在如今的高歌猛進中見好就收,無疑會進一步遠離額外風險。
財帛動人心是沒錯,但大家都拖家帶口的,不至於要莽到底。
所以……
沈尼爾第一階段發言的開放式收尾,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靳海滔、雷軍、周全、李朝輝先後表態認同。
再然後是成員企業代表們,也紛紛表示認同沈尼爾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