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還漲價了?”
這是吃瓜網民們的第一念頭。
雖然根據曆屆開發者大會的操作,前沿會把門票收入捐贈給中國開源區之類的機構。
但大家下意識注意到的是今年對比去年漲了1111元。
然後才注意到會議時長。
“哦,今年居然有8天啊,那是應該漲點錢,雖然前沿不掙這個錢,但也不能浪費這心血。”
“算下來,前沿已經沉寂了差不多10個月,300天的時間,真不知道前沿憋出來什麼樣的大招了。”
“樓上的不說我還真有點忽略了,其實前沿從冒頭到第一屆開發者大會震撼世人,也就是300天左右的時間吧?”
“嚴格來說應該不到300天,我隱約記得前沿正式被廣泛熟知是因為10年國慶的女媧係統1.0。”
“其實從前沿成立到第一屆開發者大會,也隻有五百多天的時間,而那時候前沿遠沒有現在這樣的體量、資源、能力、人力、物力……”
“你們這說得我一個門外漢都想買張票去湊個熱鬨了……”
“……”
很快有人開盤。
“大家來猜猜看,這次更貴的前沿開發者大會門票要多久才能售罄。”
“……”
多數吃瓜網民認為需要約一周的時間。
少數認為需要更長時間。
極少數認為可能最終都難售完。
極少數認為一天內能售罄。
隨著前沿官網開放電子門票購買,一開始庫存確實降低迅速,不大一會功夫就少了1000張。
但接下來就變慢了許多。
讓更多吃瓜網民堅信前沿這屆開發者大會門票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售完。
但是……
隨後前沿官方通過輿論渠道公開一部分宣傳資料。
門票的庫存再次飛速降低,很快就剩餘不多了。
經人整理,大家發現前沿一次性放出了不少資料。
比如:“MindOS?XOS?5?大家對未來智能手機操作係統的幻想是什麼?它到底該什麼樣的?”
“下一個DeskOS是什麼?泰山?”
“你,是否有想過,未來的操作係統形態?”
“……”
“你是否有在某一天,某個時刻,你會幻想人類的未來?是工業化的極限,亦或是科幻時代?來這裡,或許你會有全新的答案。”
“……”
“大家都在說的智能到底是什麼?或許你也曾疑惑,人類是否真的可以推開機器智能的大門,又或許,那扇大門後並非人類所向往的;
倘若智能社會真的到來,人類該如何自處……
這些疑惑,我們一起來解謎!”
“……”
“前沿?科學開發者大會,敬請期待。”
“……”
這樣的宣傳資料,既給了吃瓜網民足夠的談資,也給了行業內人士一些觸動。
吃瓜網民當然是熱衷於在網絡世界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屆大會怎麼整得有點不太正常的內味了?”
“就是就是,前沿不是要拍大片吧?”
“這宣傳詞多少整得哥們有點起雞皮疙瘩了。”
“不過,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據我一個大佬朋友說,這些宣傳資料中透露出了前沿這屆開發者大會將要向外界展示的領域,前所未有的寬廣;
除了操作係統這個軟件之外還多了很多硬件上的東西,甚至會出現一些驚世憾俗的概念性東西;
過去的300天裡,前沿可能背著我們做出了罕見的成果!
這些成果有可能真的涉及到了人類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方向,甚至更遠的科學研究。”
“……”
吃瓜網民的狂喜,並未影響行業內人士的權衡與抉擇。
所以……
在前沿官網開售開發者大會門票後僅1小時42分鐘,一萬張門票售罄。
再次引發輿論熱議。
…………
隨後的日子裡,前沿偶爾會放出一些新的內容。
像是一步步解謎一樣,慢慢慢慢的揭開大會的迷霧。
時間也在這個過程中迅速流逝。
五一勞動節後的5月6號一大早,方年同學拾掇拾掇,趕去了複旦。
今天……
是方年同學在複旦大學求學路上的最後一次‘考試’:畢業答辯。
今天之後,方年同學將從複旦畢業,正式成為一名社會人,再不能在名字後麵加同學二字。
陸學姐陪同方年同學去了複旦——她也有日子不曾去複旦了,她研究生的課程在三月底徹底結束。
接下來的時間,陸薇語需要做的是完成前沿與複旦合作的兩個哲學研究課題。
嚴格來說,算是管理學的範疇。
但用哲學來探討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
前沿這邊由關秋荷、劉惜兩人對接參與。
是很奇怪的組合。
但,這是方年的安排,沒有商量餘地的那種。
陸薇語送方年到了答辯教室門口,右手捏拳用力一甩:“方學弟,要加油哦!”
“有了陸學姐的鼓勵,我再也不怕啦!”方年一本正經道。
“……”
方年走進教室才知道,主要負責答辯的居然是王德峰教授。
好家夥,這怕不是碩士答辯的標準吧?
不過這對方年同學來說,倒是個小事情。
按照流程,方年簡單陳述了自己的論文思路、內容、結論等。
不出所料,在簡單陳述完後,鋪天蓋地的問題襲麵而來。
早在大二就能把論文發到哲學評論上的方年同學,其畢業論文是更進一步。
多元文化、文化間交流與對話:中華文明五千年的人文優越性
從題目上來看,這根本就不應該是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範疇。
洋洋灑灑上萬文,深入淺出的闡述了方年的個人觀點,表達了對中華文化在當前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優越性、主流性等等。
甚至還涉及到了一點點的政治內容。
從這篇論文上,各位教授已經能粗淺的看出來平書當時在廬州對方年的看法:
極致的愛國平民主義。
以及智庫對方年的分析:極致的西方厭惡感、極端民族自豪感。
方年甚至不那麼的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反而更認同中華文化,尤其是****思想其在哲學範疇上對中國的促進性。
哲學嘛,總是要講範疇的。
要不是王德峰知道方年的身份,真是有點經不住方年這些犀利的觀點。
這也是為什麼方年同學答辯就他自己和老師,連個同學都沒有。
在經過相當激烈的討論後,王德峰教授做了總結:“方年同學,恭喜你通過答辯。”
稍頓,王德峰又補充道:“縱觀你大學期間的學業表現,十分優秀,你又有非常大的現實優勢,我可以確定的是,你確實不需要繼續深入學習,我想大概沒人能當你的老師了,你要尋找的答案隻能靠你自己;
我隻能祝願你有一天能夠找到自己的答案。”
其他幾個教授除了在提問和討論時,就沒開過口。
他們……
其實多少有一丟丟的尷尬。
學生太優秀,老師容易下不來台啊!
不過他們到現在也算是知道了方年的身份,再一細想,又覺得能接受。
畢竟麵前這個年輕人早就是許多成功大佬仰望乃至不可及的人。
甚至,這個年輕人以一己之力改變了高校教育的某種格局與規則。
再有就是傳聞中這個年輕人多次跟平書相談甚歡。
這樣的人,天才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答辯結束後,方年同學走出了教室。
教室外除了陸薇語,還有高潔、蘇梔、羅喬、曾伊人她們四個。
見到方年,蘇梔嘰嘰喳喳好奇道:“方年,你這次是寫什麼論文了,答辯居然是單獨進行的,還這麼久?”
“對啊對啊。”羅喬連忙附和。
她們幾個考研都很順利,接下來還會在複旦待幾年,甚至有可能會碩博連讀。
一邊走著,方年邊微笑回答:“寫了點想寫的東西,不打算發表,沒想到教授們很重視。”
“……”
閒聊了幾句,高潔忽然道:“畢業典禮,你會來的吧?”
方年輕輕頷首,肯定道:“會,但不是優秀畢業生代表。”
蘇梔等人不明所以:“哦?”
高潔深深看了眼方年:“好吧。”
然後認真說了句:“看在我們同窗四年的份上,以後可一定得多關照。”
“沒問題,以你的能力,很容易如願以償的。”方年微微一笑。
“……”
方年跟陸薇語走後。
蘇梔、羅喬、曾伊人圍上高潔,嘰嘰喳喳問:“潔潔,你怎麼忽然說這種話啊?”
“對啊對啊,還那麼認真,可聽起來有點市儈。”
“……”
高潔看著幾個同窗同寢,將來還要共同讀研的朋友,輕笑道:“你們難道不知道方年叫方年嗎?”
“嗯?”
“嗯?!”
“啊?!”
“不會是真的吧?”
“他剛才已經變相承認了,我懷疑了三年多啊,一直不敢相信,可這就是事實。”
“……”
在與高潔等人告彆後,方年攜陸薇語走進了校長辦公室。
“校長好。”
楊餘良連忙招呼道:“方總、陸總,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