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方年拉著陸薇語走到了宴會廳中央,清清嗓子,吸引大家注意。
“感謝大家賞臉。”
“……”
“粗茶淡飯,招待不周,請多包涵。”
說了幾句應景的場麵話,方年舉起酒杯:“敬大家一杯。”
“……”
都是熟人,也沒有太多的囉嗦拖遝,正式的宴會就此結束。
時間還不到九點半。
前後也就是一個來小時。
不像之前去府右拜訪平書時那短短幾分鐘裡,方年就提到了額外的生活小事,諸如陸薇語懷孕之類的。
宴會大廳門廊,方年跟陸薇語一齊禮送賓客。
不多時,陸薇語先行坐車離開國賓館,回往在銀泰的柏悅府。
與讓溫葉現下才去其它城市購買物業不同的是,京城這邊方年一早就跟關秋荷共同購買了物業。
說起來溫葉前兩天還提過一嘴,說有些地方也在籌建‘柏悅府’。
畢竟哪個城市都不會缺少一撥特彆有錢的群體。
陸薇語先行離開不久,方年現身在另一個私宴上。
這個宴會本就是商業合作夥伴之間的禮儀往來,免不了還是會有順便的商業往來。
方年跟陸薇語婚禮的親朋答謝宴比這個早多了,有的當天晚上就進行完了。
“……”
“方總。”
“……”
方年笑著跟眾人見禮,簡單寒暄了兩句。
待服務人員送上溫茶後,方年開門見山:“不瞞各位,今天我是有事情求到各位。”
“準備在京城成立一個全新的資本公司,可以算是風投和私募股權的融合體吧,想請各位大佬關照一二。”
一聽方年這話,沈尼爾當下眼前一亮:“募資的?”
馬珀利等人也飛快抬頭望了過來。
在他們的印象中,方年個人在投資領域並不樂意募資,無論是早期的前沿天使,還是後來前沿係壯大後根本不差錢的階段。
前沿天使在風投領域很另類,表麵上是不管理任何資金的。
但偏偏在商業領域上,方年最讓這幫大佬豔羨的就是投資眼光。
11年初成立的影響力基金收益簡直讓人眼紅。
起初還好,也就是幾億十幾億。
11年十月份啟動的閉環投資延續至今還未結束,但收益率高得嚇人。
而且還被上麵多次讚許表揚。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金融尤其是資本,可不是很讓一些頭頭腦腦喜歡的東西。
但方年帶著影響力基金做到了這一點,順應時代脈搏發展風口,推動多個行業正向的、可持續的飛速發展。
讓多個行業在全球化貿易領域擁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力。
誇張一點,可稱之為國貨之光。
影響力基金確實掙得缽滿盆盈,可相關行業也因此極大受益,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榮的生活’這一建國初期決議綱要。
因為對部分行業的觸角深入到了最底層,讓個體勞動者也同樣享受到了便利和益處。
甚至很多財政、地方支持的相關基金效果都要好。
拋開影響力基金不談,方年在華爾街上的操作也是讓全世界同行見到他對操弄資本的能力。
被當地行政打壓,還能攫取當地幾十億美元的利潤回國。
而現在……
方年竟然公開表示要成立新的資本公司,非公開募資?
迎著眾人的目光,方年含笑點頭:“確實如此,注冊資本10億,計劃募資規模100億起步,越多越好,明天正式揭幕。”
“請各位多多幫忙。”
稍作停頓,也不等大家發問,方年主動提到了收益:“我個人不太喜歡用年化收益率這個概念,我能給的是募資本金進行投資收益盈利的35%;
封閉周期會長一些,約5年,2017年12月31日結束;
期間不接受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的退出,14年12月31日起每年底給付本金的6%作為固定回報。”
聽方年說完,這間典雅高奢的宴會廳裡陷入了安靜。
在座眾人都有點想要倒吸一口氣。
不是方年的胃口太大,也不是方年要求的周期太長,而是……
方年給的條件太好,封閉周期真短。
國外資本發達的地區這類募資封閉周期一般高達10年,方年直接減半,各位老總都想直呼好家夥。
關鍵是方年承諾的收益。
太高了。
真的太高了。
一般來說,國外的這類募資年化回報在20%左右。
方年給的是盈利的35%。
這對彆人來說好像很坑爹,可這個人是方年!
大金額交易投資的回報都動輒十幾倍幾十倍的最佳投資人。
這玩意可比什麼其它募資承諾的年化收益要美太多。
都不用十幾倍幾十倍,隻要有一倍收益,這錢放在方年那裡,就等於是點了錢生錢的加速器。
指不定今天投進去1億,五年封閉期回來10個億。
因為方年尤擅操弄大資金。
雖然封閉期5年,不接受中途退出,每年隻能拿本金的6%回報;
但……
僅片刻,就有人問:“有投資配額限製嗎?”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方年微微一笑:“可以說沒有,不過隻接受明天上午11點之前能到的資金。”
“還請各位多多幫忙,彆讓我太丟人。”
“對了,額外提一句隻接受國內優質資本。”
方年最後強調的這句並未打消眾人內心的火熱。
國內優質資本的含義大家也很明白,一是國內,二是優質。
其中優質的含義很廣泛:穩定、可靠、可信、知名、美譽。
至於國內……
方年現在並非孤家寡人,他的背後站著不少人,這些因素讓方年需要特彆的注重‘國內’這兩個字。
到這個階段,大家也早就看出來了方年在很多事務上的部分限製都是基於這兩個字。
掙錢歸掙錢,從來不會逾越一些對很多人來說無關緊要的‘線’。
這樣的做法獲得的潛在好處也讓大家明白,什麼叫‘方年’。
方年用實際行動告訴了這些大佬,什麼叫: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不做錯事。
否則大家相信以方年在資本界呼風喚雨的本事,前沿何至於隻有現在這等規模?
君不見當康上市市值力壓全國科技企業?
君不見小米、輕聊、美團、頭條等企業現在估值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