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春心裡莫名浮起一絲不悅,她不喜歡工作的時候被人打擾,尤其是比她漂亮的女人,“隔壁就是教室,自己去看。”
池音道了謝,沿著走廊挨個找,看到走廊儘頭的教室裡擺著四十多把木椅子,講台上放著一台老式縫紉機,心想應該是了。
教室門半掩,她輕輕推開,一個五十出頭的大爺正在給縫紉機的針穿線,動作有些笨拙。
走進才發現是沒有戴老花鏡,就輕聲問,“你好,需要幫忙嗎?”
趙建國抬起頭,看到是個年輕人,眼裡閃過一抹驚喜,“行啊,你們年輕人視力好,我這老眼昏花的,穿半天都穿不進針孔。”
池音接過趙建國遞過來的線和針,先用手指把線頭搓細,再沾些口水。
接著半蹲著,目光專注的盯著針孔,將線頭對準針孔,指尖稍稍用力穿過去。
穿好線了,池音又轉動凸輪軸,輕踩踏板,把線的張力調整好。
趙建國看她一副輕車熟路的樣,不由好奇問,“孩子,你學過縫紉機嗎?”
池音搖搖頭,她小時候常常被池強和池豔打壓,大半時間都是躲到村裡跟外婆居住,外婆有一台縫紉機,外婆眼睛不好,穿線的活基本就讓她幫忙。
趙建國卻不這麼想,就池音剛才穿線的一套動作行雲流水,恐怕對縫紉技術也有一些掌握。
他想試試,就直接從旁邊竹筐背簍裡拿出一塊衣服邊角料,“來,你把這塊布縫邊我瞧瞧。”
池音點點頭,外婆縫補衣服的時候她常在旁邊看,後來初中需要住校就很少去外婆家,但從小看多了操作起來應該不難。
旁邊沒有高凳子,池音就站著,她把布料折疊整齊放在壓板中間,把壓腳搬下壓住折疊的角度。
單腳腳輕踩踏板時轉動凸輪軸,兩隻手一前一後仔細扶著布料走的方向。
兩分鐘不到就完成了縫邊操作,給趙建國看得眼神炙熱,“孩子,你當真沒跟哪個師傅學過?”
池音直起腰,朝他老老實實的再次搖搖頭。
她把壓腳搬上,趙建國已經迫不及待抽走布條,每一針的針眼都走得細致,他喜愛的摸著,眼裡藏不住的興奮。
“不錯!”趙建國雙眼放光,對池音的好感度再次提升,“你這,簡直就是天賦異稟啊!”
池音有點窘迫地道,“我這點針線,上街擺攤都沒人光顧攤子呢,隻是以前看多了外婆縫補衣服的動作,所以也沒什麼技巧。”
趙建國這才認真打量池音,長得漂亮,城裡的女同誌們都穿碎花連衣裙還染著卷頭發,她卻是綁著麻花辮,腳凳帆布鞋,穿著是典型農村女性的打扮。
趙建國抿唇思考了幾秒,農村人進城參加培訓班的概率幾乎沒有,但這樣一個好苗子,他也不想從自己手中流失。
趙建國在心裡盤算,他這把老骨頭教不動多少人了,難得遇到個有天賦的好苗子,要不給她最優條件看她願不願走出農村來跟他學習。
趙建國打定注意後,再次開口說,“孩子,你這手法已經很穩了,你不嫌棄的話就當我的徒弟,我會把我所有技巧都教給你,學成了不說頓頓有肉吃,白菜豆腐肯定少不了。”
池音愣住了,她今天第一次用縫紉機縫邊角料,真才實學都談不上,更彆提什麼技術了。
可趙建國卻願意教她,收她。
她何德何能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