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屠努力地回想著高中生物老師講過的那堂課,饒是呂屠記性再好,此時也隻能記得個七七八八。
大概隻記得青黴素的培養,需要三個步驟:1青黴收集、2製作培養液、3製作活性炭。
而這當中第一步青黴收集是最簡單容易得到,原理上來說,隻要是腐爛的水果和蔬菜,腐木和受潮的布匹之類的,表麵上那層黴菌都可以用作青黴的來源。
但當年老師專門提到過,這些都不如柑橘類的水果好,主要是柑橘類水果的表皮環境較為乾淨,不容易滋生出其他細菌來,可眼下雖是初春,但北境武川等地,壓根就種不出柑橘來。
而武川百姓普遍都吃不起飯,哪會容許蔬菜發黴腐敗?這就更是難上加難。
這時候呂屠又掉頭回到了汪家,正好瞅見家丁林三這個熟人。
衝他招手:“你去你家廚房看看,有沒有什麼腐爛的蔬菜水果,給我找幾個過來,一定要存放很久的那種。”
林三大驚:“大人可不要害我,您要吃肯定給您準備新鮮的!”
呂屠也懶得跟他多做解釋,臉色一板道:“我彆有他用,你照做就是,多弄些來。”
“好噠!”林三這才放下心來,屁顛顛地跑了出去。
不多時就給呂屠提來了兩個布包袱,隔著老遠就看見那包袱被汁水滲透,不斷地往下滴水。
呂屠接過後拍了拍林三的肩膀:“這事不要對任何人提起,事成之後你也有賞。”
林三興奮地搓著手:“嘿嘿,多謝大人。”他雖然不知道呂屠要做什麼,可不過就是一些即將扔掉的爛水果蔬菜,屁大點事。
呂屠打開包袱看了一眼,汪家不愧是武川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居然還真有幾個柑橘,看來是從外地運送過來的,正好時間也長了,雖說表麵還沒形成黴菌,但用手去捏也軟趴趴的,即將腐敗的樣子。
有這些玩意,呂屠心下大定。
接下來就是去尋找重要的培養液了,這玩意必須要滿足四個營養需求: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生長因子。
碳源很好弄,原理上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濃汁都行,比如說將大米小米小麥這些穀物,磨碎後煮成濃汁即可,但其實最好的是甘蔗汁,但一想到隻有兩廣地區才產,呂屠也就不敢奢望了。
氮源也就是蛋白質,呂屠思索了一下,來到市集花銀子買了10斤黃豆,到時候把黃豆一磨,把粉加入其中就行。
無機鹽就最簡單了,鹽巴裡邊都有氯化鈉成分,以及草木灰,都可以給培養液提供鈉和氯元素,這一步也算能解決。
而生長因子隻能用蔬菜來榨汁了,雖說林三也弄來了些蔬菜,可依然不夠,呂屠又去買了些帶葉的蘿卜,準備用大量蘿卜葉來提供維生素和氨基酸。
呂屠又逛了一圈集市,買來許多陶罐,準備工作也就大功告成了,接下來才是重中之重,培養青黴素。
一想到這呂屠就頭大如鬥,不為其他,培養青黴素是需要極穩定的溫度的,也就是常溫25度左右,而眼下呂屠的體感溫度大概在5度。
看來回去之後,隻能用最笨的方式,在密閉空間裡燒煤來控製溫度了。
呂屠背上一身的瓶瓶罐罐和包袱,再次來到張邈的醫館。
張邈見狀一驚:“呂大人,你這是要跑路?”
呂屠苦笑道:“誰家跑路不帶細軟帶這玩意,路上討口要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