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師府和五嶽地司,南北水司之下,便是武當、少林等等諸多修行宗門。”
“其中部分中小型宗門是真的隱世不出,不願沾染凡間的俗事。”
“而魔教對唐河河伯的態度,直接影響了五嶽地司的態度。”
“現在五嶽地司,南北水司,以及各地土地,城隍,河伯,多對魔教不滿。”
“倒是一些中小型宗門對魔教頗有好感。”
說到這裡,孫熙微微搖頭,歎了口氣。
“修行界也不是一番平靜,修行資源有限,大勢力壟斷各種洞天福地,資源產出。”
“中小宗門要麼仰仗大宗門,要麼便隻能夾縫求生,苟延殘喘。”
“並不是所有修行者都喜歡現在的修行界,喜歡那些拿錢不辦事的神靈,宗門。”
“隻是普通小宗門,以及散修,就如同凡間的普通百姓一樣,麵對皇朝,麵對權貴,麵對官僚集團,個體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
“眼下魔教想要打破現有格局,中小勢力也有自己的考量。”
“當然,這一切還要看魔教如何行事。”
“若是他們當真建立屬於人民的國家,天下向往者不計其數。”
“但!”
孫熙話鋒一轉,目光多了幾分迷離,幾分感歎:“可能嗎?”
孫傳庭沉默不語。
他微微低下頭,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事實上,他對楊奇偉所謂的人民國家也十分好奇,甚至內心深處還有些喜歡。
但正如孫熙所說,可能嗎?
至少在孫傳庭看來,楊奇偉所說的那些理想,那個屬於人民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實在是太過虛幻、太過飄渺,仿佛是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而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看法,也是當今官場幾乎所有人的觀點。
因為他們實在無法理解,究竟該如何去建設一個屬於人民的國家?
要說最初的上古三皇之治,那個時候確實稱得上是屬於人民的國家。
部落首領的責任、權力與利益緊密相連。
上古之世,人民數量稀少,而禽獸眾多,人民難以抵禦禽獸蟲蛇的侵害。
有聖人出現,搭建木頭做成巢穴,以此來躲避各種危害,民眾十分高興,便讓他統治天下,號稱有巢氏。
民眾食用瓜果、河蚌、蛤蜊,食物腥臊惡臭,傷害腸胃,民眾大多患病。
又有聖人出現,鑽木取火,用來消除食物的腥臊之氣,民眾十分喜悅,稱他為燧人氏,讓他統治天下。
民寡弱而禽獸繁熾,毒蟲惡蛇肆虐橫行。
民眾於猛獸爪牙、蟲蛇毒吻下,朝不保夕,艱難度日。
時疫常發,民眾食野果蚌蛤,多因食物不潔、疫病侵襲而染病,痛苦不堪,卻求治無門。
又有聖人出現,嘗遍百草,用以治病療傷,民眾十分喜悅,稱他為神農氏,讓他統治天下。
不論是有巢氏,還是燧人氏,又或者是神農氏,都是因為他們的功績與德行,才成為首領。
而且即便是成為首領,他們所享受的待遇也僅僅是比普通民眾好一些,與現在的帝王將相如何比得了。
可即便如此!
那是小國寡民的時代。
說句不客氣的話,大明朝隨便一個縣的人口與規模,都遠遠超過當時的一個國。
國小民少的時候,或許有實現聖人之治的可能。
可現在,有可能嗎?
孫傳庭不知道。
不過在他心中,卻是認為這絕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