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漸褪,晨光刺破薄霧。
李香君蜷縮在楊奇偉懷中,呼吸輕緩如蝶翼。
當更夫梆子聲第五次在街巷響起,親衛們踩著積雪換崗時,她忽而化作一縷縈繞著茉莉香的清風,掠過雕花窗欞,消失在魚肚白的天際。
楊奇偉倚著床頭凝望空蕩的被褥,指尖殘留著若有若無的溫度,終究是沒有告訴任何人。
好似這一夜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唯有王二,提心吊膽的苦等了一晚上,不知是錦衣衛放棄了任務,還是怎麼回事。
十二月十一日,楊奇偉率領五萬大軍自南陽出發,北上汝州。
而在楊奇偉出發當日,位於葉縣和舞陽的三萬聖教軍便已經開始了行動。
熱氣球載著聖教的報紙飛躍魯山,將聖教的新政與理念傳向了汝州各地。
十二月十六日,楊奇偉率領軍隊抵達魯陽關。
與此同時,葉城與舞陽的三萬大軍挺進汝州。
四日後,聖教八萬大軍拿下汝州的府城汝州城。
休整不過三日,楊奇偉再次率軍出發,向河南府的洛陽而去。
與此同時,兩萬聖教軍在肖青等人的帶領下自伏牛山進入河南府。
麵對聖教的十萬大軍,河南府各縣城快速潰敗,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至於軍隊的損失~~
嗯,整個隊伍多了七萬多人。
其中有四萬是從陝北各地逃難來的流民,其他三萬則是汝州、河南府的窮苦百姓。
其中又以河南府最多。
他們聽說了聖教的事跡,特意前來投奔聖教。
其中雖然多有老弱,但去掉老弱也有四萬多青壯。
若是普通將領帶兵,自然不可能帶著七萬流民與窮苦百姓。
且不說這些人有什麼用,就說七萬人每日需要消耗的糧草,便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但!
這自然不包括開掛的楊奇偉。
他能通過係統商城兌換糧食,倒是不在乎多七萬張嘴跟著吃飯。
當然,這些流民,以及窮苦百姓畢竟沒有經過正規訓練,與聖教現在的軍隊相比,已是遠遠不如。
對於他們,楊奇偉雖然將其暫時收編,但並不算在聖教的正規軍編製裡。
隻是從中挑選了兩萬精壯當做輔兵。
就這樣,聖教一路平推,終於在十二月底,拿下河南府洛水以南全部疆域!
崇禎五年,新春第一天,聖教二十萬大軍抵達洛陽城外!
而在聖教十萬大軍北伐的時候,朝廷也做出了應對。
最先做出反應的就是河南洛陽。
準確的說,是洛陽的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是明神宗第三子,母親鄭貴妃以聰慧機警深得皇帝寵愛。
但當時誰也沒想到,朱常洵的出生直接引發了萬曆朝持續十五年的國本之爭。
萬曆十四年,鄭貴妃因生子朱常洵被晉封為皇貴妃,地位淩駕於皇長子朱常洛之母王恭妃之上,此舉被朝臣視為神宗試圖&bp;"廢長立幼"&bp;的信號。
內閣首輔申時行、大學士王錫爵等重臣以祖製為由,數十次上疏請求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萬曆十八年,四位閣臣甚至以集體辭職施壓,導致君臣關係陷入僵局。
最終萬曆二十九年,在李太後的直接介入下,神宗被迫妥協,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則被封為福王,封地河南洛陽。
或許是因為對福王的愧疚,或許是因為對朝臣的不滿。
福王就藩洛陽後,明神宗給了他眾多超規格的待遇。
其婚禮,明神宗耗費白銀三十萬兩。
而建造洛陽王府,花費二十八萬兩,遠超規製十倍!
這二十八萬兩的花費,可不包括百姓自願貢獻的眾多資源,以及大量的免費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