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實驗了下裝藥實驗,鄭雄吩咐汪正繼續熔煉槍管和鉛彈,一百多條吧,起碼保證藥局人手一隻。
反正有錢,隨便造。
光有槍管也不行,還得弄個槍托,剛剛的一顆子彈,實驗過後,手上都有一股灼熱之感。
光有槍的鋼管顯然不能持久。
玻璃廠的人手是不缺的,鄭雄發話,原本在打磨各種鏡片的婦人也跑了過來打磨鋼管。
有些人則拿了鋼管,作為對比,找了些木材將槍管固定。
現有的條件,還在趕時間的情況下,隻能如此做了。
趕時間,加點白糖再增加火藥的威力還是算了,並且現有的條件用白糖再增加火藥的威力也得擔心槍管承不承受的住。
畢竟是粗製的槍管,雖然用的是鋼,但是也不一定頂用。
經不起造就很浪費。
玻璃廠的人很有耐心,慢慢的試驗著槍管對於火藥的配比,少了沒威力,多了不抗造。
最後用曬製好的顆粒火藥做實驗,有了用黑火藥的經驗,憑借手感,顆粒火藥的搭配很快完成。
鄭雄將所有的火藥,讓玻璃廠的眾人一一稱量好,用油紙包裹,做成定裝火藥,至此鄭雄用來防身的槍終於做好。
主要的成本就是百煉鋼,聽名字就知道,百煉成鋼的造價,顆粒火藥這些的時候成本並不高。
造成的槍也隻是簡單的改良了一下技術,宋元對於火藥的配比已經比較接近黑火藥的最佳配方。
並且還有用鋼製成鋼管的曆史,現在增加的主要是火藥的威力。
威力不可小覷,相對於火銃的數十步到兩百步的射程。
鄭雄所改良的槍射程已經大大超越,穩定在兩百到三百之間。
使用的定裝火藥增加了射程的穩定性。
花了三天的時間,百來條槍呈現在鄭雄的麵前,趕工的槍支缺少了點美感,處處都能看出粗製濫造的感覺。
但是真實的性能,比火銃好得多。
槍弄好的前兩天,鄭雄回了藥局,就宣布好了名單,基本查驗完畢,篩選了年老的幾人留守藥局。
四方藥局安排了八人,加上張鵬和吳憂留守,再有就是徐老醫師留下,新加入的隻要沒超過四十五歲,都跟著一起隨軍,包括楊副提領。
現在槍弄好,鄭雄將藥局安排好準備出征的眾人,叫去了玻璃廠試槍。
在韓七駐守玻璃廠弄的營地試槍,還特地叫韓七弄了火銃,進行比較。
一群菜雞拿著火銃,先熟悉了一遍槍,用火折子點燃引火藥,隨著一聲聲砰砰的槍聲傳出,洞穿遠方的稻草人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