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泉陽廠被縣裡轉給冰山飲料廠。
原本廠子留下來的工人,在得知新廠招工,一律都是臨時工時,真有幾個不高興。
又吵又鬨的找事,可啥用都沒有。
原來的廠子已經黃了,這是新廠,跟以前沒半點兒關係。
他們再鬨,也找不到新廠頭上。
廠子直接貼出廣告招工,工資待遇寫的明明白白。
保底工資、分工段集體計件,乾活好就掙錢多,乾活不好的,想進來廠子還不要呢。
有人算了一下,要真是按照上麵說的,工資比以前還高不少呢。
有那精明的,搶著就來報名。
這都閒了好幾個月沒工資,家家戶戶日子都不咋好過,不上班乾啥?
種地還是種棒槌?
種地?一年到頭累的要死,也掙不著多少錢。
種棒槌?現在種棒槌的本錢那麼高,他們連飯都快吃不上了,還有錢發展棒槌?
有個工作乾著就不錯了,能掙著錢,養家糊口比啥都要緊。
於是,除了那幾個能蹦躂的之外,其餘人都跑來報名,跟廠子簽了合同。
這些人不太夠,郭守業又找了泉陽林業局,從林業局待業青年裡麵,招了一部分人過來。
廠房設備是現成的,工人又都是熟手。
稍微收拾一下廠子,重新安排布局,廠子就可以開工了。
許世彥領著戴春榮等人,跟冰山飲料廠那邊開了幾次會,把新廠和原本飲料廠的生產計劃,做了一些調整。
簡單來說,就是瓶裝礦泉水分過去一半的訂單,另外再把各類果汁的生產,放到新廠。
鬆江河這邊留一半礦泉水訂單,和帶氣飲料的生產。
這樣一來,分工明確也便於管理。
鬆江河這邊的廠子確實小了點兒,之前一直是高負荷運轉。
分出去一部分後,就可以正常生產,工人也能鬆口氣。
新廠那邊規模大,分過去這些就跟玩兒一樣。
所以許世彥跟郭風華商議了,把原本廠子裡那條啤酒生產線也重新啟動起來。
另外,這兩年參地綜合開發利用的一些漿果也都到了產果期。
新廠這邊可以上兩條果酒生產線,專門生產有本地特色的野果果汁、野果酒。
泉陽林業局那邊,見到鬆江河這頭跟參場合作,賺了不少,也動了心思。
於是主動找過來,也學著鬆江河這邊,利用廢舊參地、荒林地等,發展中藥、食用菌、各類野果等。
尤其是各類漿果,直接從鬆江河林業局買成品樹苗,栽上兩年多就可以掛果。
結的果子泉陽廠那邊直接收購,省去運輸環節,更方便。
忙活了近一個月,泉陽廠那邊一切步入正軌,許世彥也終於可以鬆口氣緩一緩了。
“爸爸,我這個周六要去縣裡參加比賽。”
這天下午,許世彥下班,一隻腳剛邁進爹媽的院子,大兒許海源就湊過來,跟他說起了要去比賽的事情。
“啊?比賽?啥比賽啊?”許世彥直接傻了。
這段時間他忙的都快分不清東西南北了,連著好些天沒回家。
兒子要參加比賽,他一點兒都不知道。
“一分鐘問答,有點兒像知識競賽那種。
開春的時候,老師就把我選過去了,天天下午去背題啥的。
這個周六,也就是十七號,我們要去縣裡參加比賽,全縣各個學校都派學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