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開始接到案件時,康隊還以為隻是普通的網絡造謠問題,也沒有當回事。
可隨著劉洪康的坦白,康隊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看了旁邊的警員一眼。
而年輕的警員也是平複自己激動的心情,繼續在電腦上打字做筆錄。
“你是說,你的內容,都是這個名叫葉婉的女人直接提供給你的是吧?”
“沒錯。”
劉洪康聞言點了點頭。
“葉小婉是什麼人?”
“好像是一個公司的公關…”
劉洪康繼續坦白,後麵的內容讓康隊更加吃驚。
還有這樣的事?
把人家女生給搞了,賠償的時候錄下視頻發到網上,又告人家敲詐?
這場審訊一直持續兩個小時才算結束,交代過後的劉洪康也是一臉的輕鬆:“警察同誌,請問我這樣的該怎麼判?”
康隊聞言後也是笑嗬嗬的看著他:“伱這個事問題不大,也就幾年,過來簽字吧。”
劉洪康聞言露出一臉驚訝的表情:“隻有幾年麼?我還以為會判定格。”
“你這也就是網上造謠,頂格也就十幾年。”
簽完字之後,康隊才實話實說:“不過你這個案件牽扯的問題太多,怎麼量刑還得交給審判院。”
武協單位隻負責立案偵查,其他的事不歸他們管。
這是網絡造謠的問題,又是民事造謠,並沒有多嚴重或者是具體的刑法罰措施,一般也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製或者拘役。
普通的民事造謠,最多的還是賠償,比如索要個人侵權費、精神損失費…
純屬道德問題。
而劉洪康是屬於受人雇傭,又牽扯到多起案件,應該會嚴判。
拿著口供等材料,康隊來到武協局局長辦公室,彙報了案件的初步審理結果。
局長辦公室。
劉局長聽完康隊的彙報後也是忍不住皺起眉頭:“牽扯到這麼多人?”
這也是網絡造謠的真正難辦的地方。
涉及人員廣,問題說嚴重又不嚴重。
單從問題來看,那群裡的所有人員都屬於同案犯,多多少少都參與了案件之中,又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可你要說都抓起來,那麼多人往哪裡放?
法不責眾。
這幫人應該就是利用的這種心理…
深思熟慮之後,劉局給出自己的意見:
抓大放小。
隻抓那些在案件中的主要管理人員,其他一條三到五毛的吃瓜群眾暫時不管。
得到了命令後的康隊帶著警局內的警力前去抓人。
根據案件的劃分責任不同,那些造謠主管則是交給他們當地的武協局去辦理,也就是治安拘留加上罰款。
真正大魚,就是那個劉洪康口中的葉小婉,又或者她幕後的指使者。
為了不打草驚蛇,安南武協先和當地的武協部門住址協調,確認了對方的住址後準備埋伏抓人。
原本以為當天晚上就能夠將其抓獲,可等了一晚上也沒見她回家。
坐在私家車上,一名警員看向前麵的警察開口抱怨到:“康隊,我們會不會被他們給忽悠了啊,這個葉小婉壓根就不住在這裡?”
康隊聞言忍不住皺起眉頭:“彆亂講話,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同誌!”
男警察聞言後拿起手中的麵包又吃了兩口,一切儘在不言中…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