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聞言後繼續回答:“就他這種回答的方式,不到半個小時就換了兩種說辭,怎麼可能是政府的政策呢?
即便是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說是白白占據人家的宅基地吧?”
一、土地征地賠償標準:
1、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構成。具體如下: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3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76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64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4.4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64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72萬元;
(5)征收空閒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
《龍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製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
政府征收不給錢,那就是違法行為…
“而在這裡,也不是政府進行賠償,他們村書記是想讓這四家共同出資。
如果說政府要修路,怎麼可能會讓老百姓自己去掏錢修路呢,你說對吧?”
在現實中,也有村子內村民集體修路的情況:
村委會乾部牽頭,村民們掏錢,所修的路也確實是需要修且很多人都能用到的。
比如說村子的主路…
立案人員聞言也是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那你也先得按照流程去走啊,先到有關部門去說明情況,要是他們真的不管再來這裡起訴也不遲啊。”
“當事人有點不太相信有關部門。”
李晨聞言也是有些無奈的開口解釋:“我知道按照正常的流程,是先要去相關部門反映,處理不了再來審判院起訴。
可最近網上的情況,許多地方被爆出了各種問題,而當事人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有點不相信我們的執法部門。
還有一點,就是那條路很快就要動工了,如果政府真的不管,最後還是要到咱們審判院,總不能到了那個時候再讓人把修好的路給刨了吧?
最重要的一點,我的當事人也沒有說不讓村裡去修路,可你說修路本身就侵占了我當事人的宅基地,這總得給個說法吧?
村委會那邊想要修路,不牽頭組織讓他們自己協調,而四家人呢想要修路圖方便又不願意拿出誠意,既然這樣,那就用法律說話算了,就是這樣他們才過來找我當委托人,負責這起案件。”
修路可以,賠償就按照相關規定來辦事,該給多少錢就給多少。
立案人員聞言也是點了點頭:“行,你的事我知道了,你回去等通知吧。”
“謝謝啊。”
李晨麵帶微笑,拿著自己的相關證件走出審判院。
立案大廳,接待人員看著手中的起訴書陷入了沉思。
他打算幫李晨一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