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山是西夏府有名的宗教文化名山,位於固城城東,也就十來分鐘車程。
這裡的建築融合了佛、道、儒三教文化,從唐朝開始興建,明朝又進行過大規模重建,從山底到山頂形成了“九台十八院,七十二座大殿”的格局。
山上樹木成蔭,風景宜人,從這裡可以俯瞰大半個固城,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周末帶孩子來東嶽山遊玩。
今天是5月25日,恰好是周末,山上人不少。
“固城這邊的天氣就是涼快,才26℃……咱們吳城那邊今天最高氣溫都32℃了吧?”
山腳下停車場。
顧景輝下了車,忍不住歎道:“而且房價和物價也比吳城低一些,倒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兩人登山。
首先映入視野中的乃是東嶽山“九台十八院”第一台的山門。
山門恢弘,為四柱三廳七樓式牌坊,高有9.8米,兩側有栩栩如生的石獅,門楣雕刻著“二龍戲珠”和“龍鳳呈祥”,匾額正麵為“東嶽山”,背麵則刻著“覺路宏開”四個大字。
“老陳,來,幫我拍張照!”
“我也給你拍張吧……”
兩人一路走走停停,拍照打卡,顧景輝還發了朋友圈。
進入山門,拾階而上,緊接著便是各種建築映入眼簾,從“第二台”到“第五台”有魯班紀念館、孔子廟、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等佛道建築,以及城隍廟、關帝廟等民間信仰場所。
因為是周末的緣故,來遊玩的人不少。
山階小路,人來人往,寺廟神壇前遊客百姓燒香拜佛,抽簽算卦,還有求子許願的。
顧景輝逛的很開心。
他是真來玩的。
陳陽則是暗暗打量著整座東嶽山。
他察覺到那些寺廟之中,隱隱有著一股奇特的力量彌漫、醞釀。
這是百姓長期供奉而形成的“香火信仰之力”,在這股力量的加持下,使得人一進入那些寺廟、大殿便會感受到一種心神安寧和莊重。
同時這股力量所產生的靈機,也庇佑著整座東嶽山。
陳陽往“第七台”而去。
東嶽山第七台便是東嶽觀。
山階之上,有身著道袍的道士相迎,道士身後還放著許多香,香是炷賣的,一炷5元,買的人不少,且很多人一買就是三炷起步。
“這道觀的香火倒是很旺!”
顧景輝道:“老陳,咱們也買幾炷吧。”
陳陽卻是搖了搖頭,他看向前方的道觀,發現道觀之內竟有淡淡的陰氣殘留!
那股陰氣極弱。
莫說尋常道修了,就算來一位道家真人恐怕都難以發現,卻瞞不過陳陽這位“陰差”的感知!
這時候,陳陽身後一位大媽開口了:“小夥子是外地人吧?大老遠來不上炷香?你們外地人可能不知道……這家道觀挺靈的!”
有人附和:“是啊是啊,而且觀主祁真人乃是真正的高人!”
“真人?”
陳陽失笑道:“祁瑞豐也敢稱真人?”
此言一出,周圍的香客們不答應了。
“你這小夥子怎麼說話呢?”
“祁真人乃是道門高人,豈是你一個黃口小兒能評判的?”
“不上香就趕緊滾!”
看得出來,這些香客信徒都很狂熱。
甚至連道觀的道士都驚動了,一位年輕道士聽到這邊起了爭執,本是上前條件,聽到前因後果後臉色一沉,道:“施主……請下山吧。”
“哦?”
陳陽看向那年輕道士,問道:“祁瑞豐是你什麼人?”
“觀主大名,豈是你能直呼的?”
年輕道士麵帶怒意,開口道:“我在觀主二弟子門下修道,雖然沒有正式拜師,但也算的上是觀主的徒孫。”
“你既然修道,就應該知道道門的規矩。”
陳陽淡淡道:“道家真人四個字是隨便亂叫的?你們祁觀主可曾入道?”
此言一出,年輕道士麵色不由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