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軍機閣。
軍機閣位於大明宮南,承天門內,地位機要。
若隆正帝有事相詢,隻一刻鐘,軍機閣大臣便可入內以便谘詢。
在過去的十年裡,不管軍機閣有沒有太尉,不管太尉是方南天還是葉道星。
他們的存在,其實都是名不副實,甚至是名存實亡的。
軍機閣真正的大權,始終都掌握在以牛繼宗為首的榮國一脈軍方力量手中。
而無論榮國一脈內部是否有利益相爭,當麵對非榮國一脈的對手時,他們都會團結一致,共同對外。
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即使手中掌握著大秦八大軍團之一,長城軍團的方南天,也無法在軍機閣中得誌。
他不行,葉道星就更不行了。
針對這一無解的局勢,妖師鄔先生在自儘前給隆正帝上了一道折子。
那便是,以毒攻毒!
既然外係力量平衡不了榮國一脈,那麼就以榮國一脈,對榮國一脈。
榮國一脈,隻是一個名字,其內部的力量其實十分鬆散。
在有共同的外敵時,他們許是還能團結一致。
可當沒了外敵後,必生內亂!
不得不說,鄔先生不負妖師之名,也極大膽。
因為如果這個計劃出現了意外,整個軍機閣內都為榮國一脈把持,但他們沒有敵對,反而相互妥協甚至勾結。
那麼就會出現極危險的局麵。
不過好在,這種局麵出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雖然武威公秦梁入主軍機閣不過短短數日,可與牛繼宗之間,卻已經隱隱有了敵對之勢。
儘管他們都明白,晉秦梁為太尉,入主軍機閣,是很明顯的天家分治榮國一脈的計謀。
可知道又如何?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由不得他們不爭。
因為利益就那麼多,軍中重要的位置就那麼多,他們每個人都想為自己麾下將領謀取利益,鞏固自身所在集團的地位。
所以,就不得不爭鬥……
……
軍機閣內,秦梁坐上首、牛繼宗、溫嚴正、施世綸、嶽鐘琪四人分坐兩列。
嶽鐘琪如今執掌藍田大營,在此之前,曾在長城軍團和黃沙軍團任職,屢立戰功。
所以,在方南天、葉道星還有贏祥、贏曆等人先後退出軍機閣後,隆正帝提名,由嶽鐘琪補入軍機閣。
對於隆正帝的提名,連牛繼宗等人都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因為嶽鐘琪不缺戰功,甚至戰功彪炳。
在軍中,戰功代表一切。
所以,嶽鐘琪有資格坐在這裡。
當然,即使是後來的秦梁,對嶽鐘琪的態度都極為冷淡。
秦梁當初和嶽鐘琪可是有過不小的過節的。
而牛繼宗等人就更不用說了,對於方係出身的嶽鐘琪,天生就是對頭。
軍機閣不同於內閣,文臣,大多時候都講究一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講究儒雅之氣度。
而軍機閣內,即使尋常時候,也都處於一種肅穆沉重的氛圍中。
所以,嶽鐘琪在軍機閣待的很不愉快,處處滯澀。
平日裡,他也極少開口,甚至極少在軍機閣內待,大多時候,都在城外藍田大營駐紮,訓練軍務。
隻是今日,他不得不來。
因為今日之會,將會重新劃分軍中各方的利益。
不管是為了被視為砧板上魚肉的長城軍團,還是為了他自己,嶽鐘琪都沒有輕易錯過的理由。
秦梁身為太尉,為軍機閣之首,主持日常議事。
高大健壯的體魄上,是一張麵若重棗的赤臉。
三尺黑密長須,更添威嚴。
雙眼冰冷的掃過閣內其他四人,秦梁沉聲道:“為了軍中製度的完善,黃沙軍團的分拆已經展開。
原本二十萬大軍的黃沙軍團,分拆成武威軍團和西域軍團。
其中,武威軍團五萬人,駐紮武威、金城一線,以防青塘及北麵草原上的敵意。
剩餘十五萬大軍,駐紮哈密衛、從化、伊利、克拉瑪伊、及曳迷離五處。
武威軍團,由天水子,左將軍鄭德擔任軍團長。
西域軍團,由金城伯,征西大將軍王鞏擔任軍團長。
此議,諸位可有意見?”
牛繼宗、溫嚴正、施世綸三人分彆搖頭。
雖說無論是武威軍團長鄭德還是征西大將軍王鞏,皆為秦梁麾下心腹大將,看似黃沙軍團仍在秦梁掌控中。
但真正明白的人,都清楚,這完全是兩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