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不僅是楊倓傻眼了,就連秦昇自己都愣了。
因為他在進宮之前能夠想到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楊廣出於對燕王楊倓的喜愛,堅持要冊立他為皇太孫。
可他沒想到楊廣這一波竟然是在大氣層,跳過了冊立皇太孫這一環節,直接傳位給楊倓。
片刻之後,還是楊倓率先反應過來,當即拜倒在地,泣聲道:“孫兒年歲尚幼,如何治理得了天下,而皇祖父正當壯年,怎能輕易退位。
孫兒懇請皇祖父收回成命,否則孫兒就要在此長跪不起了。”
楊廣上前扶起楊倓,眼中滿是一個祖父對自己孫兒的寵溺之色:
“自從你父親死後,你們的叔父又不爭氣,朕那時便打算在你們這些孫輩中挑一人來繼承大統。
你是昭兒的長子,又是朕的皇長孫,朕自然尤為看重你,因而一直將你帶在身邊,把你當做大隋的儲君在培養。
自從朕三征高句麗失敗之後,天下為之大亂,朕那時便動了退位的心思,想將皇位提前傳給你,卻又不忍心讓你替朕收拾這爛攤子,便一直拖著。
經過驍果軍的叛變和昨夜的刺殺,朕知道此事絕不能再拖下去,便打算過幾日正式下旨退位,由你繼任皇位,重整大隋河山,恢複先皇在位時的盛世。”
“皇祖父……孫兒……孫兒……”
楊倓聽到此處已經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久久說不出話。
秦昇這才明白為何曆史上會有兩個截然相反的隋煬帝。
一個前半生拚命在折騰,反而將天下搞得大亂。
一個後半生徹底躺平,天天隻知道沉迷酒色,哪怕有宮女來告發說有人在密謀叛逃也假裝不知道,反而斥責宮女不該多管閒事,甚至要殺她滅口。
想來那時候的楊廣心思已經不在做皇帝上,隻是在找個合適的機會將皇位傳給皇長孫楊倓罷了。
可曆史上的楊廣沒有來得及將皇位傳給楊倓,便和楊倓雙雙喪命在叛亂的驍果軍之手。
此時楊廣的目光落在秦昇身上,隨後繼續說道:
“之前你說過隻要立侑兒為儲君,便可以讓李淵的謊言不攻自破,朕覺得不無道理。
因此,朕決定先將皇位傳給倓兒,倓兒即位之後再下旨冊立侑兒為皇太弟,如此一來便可兩全其美。”
可聽完楊廣所說的辦法,秦昇一時之間卻是有些哭笑不得。
隻能說楊廣真的老了,竟然沒有察覺到他這個所謂“兩全其美”的法子到底有哪裡不對勁兒。
雖說皇太孫和皇太弟都是儲君,看上去沒什麼太大區彆,可實際情況卻是天差地彆。
若是楊廣是皇帝,楊侑是皇太孫,誰都知道楊廣年老,已經坐不了幾年江山了,皇位遲早會落到楊侑這個皇太孫手中,自然沒有再會懷疑楊侑的真實性。
可若是楊倓是皇帝,楊侑是皇太弟,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因為楊倓比楊侑大不了多少歲,說難聽點他們兄弟二人將來誰先死還說不定呢!
在這種情況下,天下多少人會相信楊侑將來有機會能繼承皇兄楊倓的江山,很難不對楊侑的真實性產生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