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已至此,他們也再沒有了回頭路,隻能跟著程咬金一起勸徐世勣道:
“對呀,懋功,義貞說得沒錯,李密此人心胸狹隘,連對他有恩的翟讓都能痛下殺手,又怎麼可能會饒過你。
既然如此,你不如跟我們一起離開瓦崗軍,去為朝廷效力吧。”
裴仁基自知自己此時已經沒有退路,也適時在一旁勸說道:
“沒錯,懋功,我們都知道你的本事,但你是翟讓的舊部,李密無論如何都不會信任你的,這次讓賈雄奪你的兵權就是一個鐵證。
因此,與其將你的才華浪費在瓦崗,不如跟著我們一起去投奔秦昇吧,大家都看得出他還是很看重你的。”
徐世勣久久沒有說話,隨後才重重歎了一口氣道:
“我徐世勣十七歲就跟著翟讓起事,反叛朝廷大半生,如今卻跑去為朝廷效力,如何對得起那些死難的弟兄?”
“懋功此言差矣!”
羅士信聞言忍不住出言反駁道:
“我之前追隨張老將軍東征西討,身邊不知有多少弟兄死在瓦崗軍手中,可我最後還是說服自己去為瓦崗軍效力。
無非就是我在隋軍時,專殺為害百姓的亂匪,而我在瓦崗軍時,隻殺欺壓良善的官兵。
隻要一切以天下蒼生為念,在瓦崗軍中還是在隋軍中又有什麼區彆呢?”
徐世勣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久久沒有說話,顯然心中很是糾結。
程咬金看在眼裡,眼睛骨碌碌一轉,隨後故意嘴一撇,有些沒好氣道:
“我在上瓦崗之前,聽說瓦崗軍隻有兩個真漢子,一個是義薄雲天的翟讓,一個是有勇有謀的徐世勣。
現在翟讓已經死了,你徐世勣又變得這麼婆婆媽媽,我看瓦崗寨當真是一個帶把的都沒有了。”
“程咬金,快閉上你的臭嘴!”
秦瓊一聽程咬金竟然說起了風涼話,忍不住出言嗬斥道。
可徐世勣明知道程咬金用的是激將法,還是忍不住被他氣得有些好笑,不過心中最後一絲顧慮也因此跟著煙消雲散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
“好,我跟你們一起去見秦昇!”
“懋功,既然要走,何不帶著這兩萬兵馬去投奔秦昇,以此作為投名狀。”
裴仁基此時像是想到了什麼,忍不住在一旁輕聲提議。
徐世勣聽完卻是輕輕搖了搖頭:
“我離開瓦崗投效朝廷已經是不義,若是再將這些兵馬帶走,如何對得起翟讓的在天之靈。
我走之前,自然給其他人留下一封書信,到時候是是走是留,就讓他們自己決定吧。”
裴仁基聽完麵色不由一陣慚愧,長歎一口氣道:
“懋功是真義士,我不及也!”
隨後,徐世勣在自己營帳內留下一封書信,便跟著裴仁基幾人一起趁夜出了瓦崗大營,往東投奔隋軍去了。
待瓦崗其他將領得知消息,匆匆趕來徐世勣的營帳,卻隻看到他留下的書信。
他在信中說自己因為愧對翟讓,決定不再為李密效力,因此才不辭而去,希望看到信的瓦崗將士能夠理解他的苦衷。
不過他也提醒這些將領說李密此人心胸狹隘,未必容得下他們這些翟讓舊部,希望大家今後好自為之。
聽到徐世勣提到翟讓,不少將領心情不由一陣黯然。
他們很多人也跟徐世勣一樣,因為是翟讓的舊部,根本得不到李密的信任,反而處處被提防。
如今眼見身為瓦崗元老的徐世勣都走了,這些將領一合計,知道如今賈雄死了,徐世勣走了,李密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他們的,便決定一個個脫離瓦崗軍,各奔前程去了。
一夜之間,瓦崗軍大營便人去營空,兩萬多兵馬就此不知去向。
……
而另一邊,當徐世勣等人騎著馬出現在隋軍大營附近時,卻見到隋軍大營一派燈火通明。
大隋的十二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和齊國公秦昇親率全體隋軍將士站在在營門外,似乎是在恭候他們的到來。
看到裴仁基、裴行儼、秦瓊、羅士信和程咬金出現,秦昇不由哈哈一笑:
“裴公、守敬、叔寶、士信、義貞,你們讓我等得好苦!”
裴仁基等人看在眼裡,登時紅了眼眶。
隨後,秦昇的目光看向徐世勣,輕輕一笑道:
“有你徐懋功的加入,何愁天下不寧!”
僅憑這一句話,徐懋功便知道自己沒有來錯!